不凡语录网

经典语录

精选韩非子难一(60句文案)

时间:2023-06-02 10:01:57

韩非子难一

1、但是,等到弥子瑕色衰爱弛,得罪卫国君时,卫国君就责怪他:“是故尝娇驾吾车,又尝啖我余桃。”弥子瑕并没有变,但是之前见贤,之后获罪。是因为卫国君“爱憎之变也”。简单说,就是爱了,怎么看怎么顺眼;不爱了,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2、倒言反事以尝所疑。——《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3、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4、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韩非子·主道》

5、⊙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6、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韩非子·解老》

7、  韩非子年轻时即喜欢形名法术之学,他和另一位著名人物李斯同为荀子的门徒。其时荀子在齐国稷下学宫主持讲学。韩非慕名前往拜师,学成后回到韩国,本指望参与政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无奈当时韩国上层还十分腐败,他不得已只好闭门写文章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8、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教哉!为母之故,亡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围,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亡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馀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赠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

9、⊙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

10、(感悟)出自《韩非子·显学》。这两句大意是:有严厉家长的家庭里没有凶悍暴戾的奴仆,而溺爱子女的慈母却惯坏了不肖的败家子。

11、⊙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恶来选择土石,所以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所以成就了它的广博)

12、他说:“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他举例子说,如果说服的对象,是一个爱好名声的,你却用利益来游说,那么,肯定要完蛋。如果说服的对象,表面上是一个爱好名声,私底下却是一个重视利益的人,那么,你用名声来说服,表面上,他会任用你,实际上,他却不理你。如果你用利益来说服,那么,表面上,他不会任用你,实际上,他却会采用你的主张。

13、(解析)依靠别人,还不如依靠自己。我们常说“靠人不如靠己”,说的正是此意。

14、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大体》(韩非子难一)。

15、实际上,韩非子的《说难》强调的是游说君王之说。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是故游说君王,当然是有风险的,而且还是生命危险。然而,在平常的说服之中,虽然,我们通常没有生命之忧,却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准确辨别人物心理、场合、时间等等要素。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17、⊙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韩非《守道》

18、这句话也很直白,英文翻译更直白。Theimportantthinginpersuasionistolearnhowtoplayuptheaspectsthatthepersonyouaretalkingtoisproudof,andplaydowntheaspectsheisashamedof.

19、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主张法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军主专制,秦始皇就是采用他的学说,统一了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0、⊙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21、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

22、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韩非子·大体》

23、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韩非子·备内》

24、韩非子不仅会画矩阵,而且是案例分析的高手。不亚于HBS的任何大拿。不就是讲故事么?!俯仰皆是。顺手拈来。

25、⊙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26、⊙巧为輗,拙为鸢。(做车輗是聪明的,做木鸢却是愚笨的)(说明∶考虑成本与实际功效)

27、⊙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28、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韩非子·难三》

29、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30、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韩非子·解老》

31、B(A.前者是“重复、再一次”,后者是“重叠”。B.前者是“适应、适合”,后者是“对着”。C.前者是“根据”,后者是“通过、经由”。D.两者都是“满足”。)

32、难,即辩难,有论说、争辩之意。韩非对前人的言论以及一些历史故事进行了辩难,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由于内容较多,“难”共分为四篇。“难一”列举了九则故事,主要涉及尧、舜、齐桓公、赵襄子、管仲等。

33、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政策和策略也应该随时而变。不论任何方法、措施都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情况而制定的。没有不变的情况,也就没有不变的方法、措施。

34、爱弃发之费,而忘长发之利,不知权者也。——《韩非子·六反》

35、⊙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36、深不可测——大不可量,深不可测,同合刑名,审验法式,擅为者诛,国乃无贼。

37、(1)临危难时釆用诈术,足以打退敌军;回过头来尊崇贤人,足可报答贤人的恩德。晋文公虽然不能始终如一(用德行来要求自己),却也足以称霸啊!(关键词“却”“终始”的翻译各1分,大意3分)

38、⊙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39、从前,弥子瑕受到卫国国君的宠信。卫国法令规定:私自驾驭国君乘坐的车,论罪要处以刖刑。弥子瑕的母亲病了,有人抄近路连夜通知弥子瑕,弥子瑕假托君命驾驭君车而出。卫君听说后,称赞他德行好,说:“真孝顺啊!为了母亲的缘故,忘了自己会因罪获刑。”又有一天,弥子瑕和卫君在果园游览,弥子瑕摘了一个桃子吃觉得很甜,但没有吃完,就把剩下的半个给卫君吃。卫君说:“多么爱我啊!不顾自己也想吃却拿给我吃。”等到弥子瑕年纪大了之后,卫君的崇信不再。卫君怪罪弥子瑕,说:“这人原来就曾假托君命私自驾驭我的车子,又曾经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所以,虽然弥子瑕的行为和当初并没两样,先前被称赞、后来获罪的原因,是卫君的爱憎有了变化。所以被君主宠信时,才智就显得恰当而更加被亲近;被君主憎恶时,才智就显得不恰当,遭到谴责而更加被疏远。所以,劝谏有谁的人,不可不觉察君主的爱憎,然后才能进说。

40、   C.韩非子认为雍季的回答没有抓住问题要点,文公也并非那么英明,他不懂得权宜之计,又不懂得长远利益,不免除眼前灾难就没时间去等待长远利益。

41、⊙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

42、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韩非子·主道》

43、利莫长乎简,福莫久于安。——《韩非子·大体》

44、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45、说服,首要的任务是取悦说服对象,而不是说真话。

46、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47、子者诸子,古者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乃有诸子争鸣。而以东周失政,诸侯蜂起,士皆以其业游说人主,各崇所习,殊分道涂,摄其要者十家,可观者九家而已。既坏秩序,乃有思想,譬诸呵壁之问,自索其解,故皆能各是其是,各非其非,斯亦泰西雅斯贝尔斯之“轴心时代”也。  

48、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49、(解析)安全还是危险,在于是否能分清是非,而不在于力量的强弱。

5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51、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52、视死如归——三军既成陈,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请以为大司马。

53、曾经粗读《韩非子》。不够系统深入。最近,再次进入韩老师的世界。

54、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

55、(2)已经爱护下属又不欺骗民众,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话呢?但他一定要说“(战胜楚军的办法)来自欺骗诡诈,因为这属于战争计谋。(关键词“孰”、“善于此”状语后置、“者…也”判断句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56、⊙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世间万物都各有特性,不同的才能有不同的施展方向,令有才干者各得其所,所以君主就可以无为而治。)

57、出生入死——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 讳疾忌医——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

58、他说:“周泽既渥,深计不疑,引争而不罪,则明割利害以致其功,直指是非以饰其身,以此相持,此说之成也。”简单的说,就是,等到说服对象,给你优渥的待遇,并对你深信不疑,也不会因为不同观点之争而降罪于你,你就可以讲真话,帮助他取得成就,直接给他指明是非对错,指引他的行为。

59、⊙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火的形态看起来是严酷的,所以很少有人被灼伤;水的形态看起来是柔弱的,所以经常有人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