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语录网

经典语录

精选谐音歇后语十条并解释(35句文案)

时间:2023-06-11 09:57:39

谐音歇后语十条并解释

1、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谐音歇后语十条并解释)。

2、上午栽树,下午取材---心太急了王八肚子上插鸡毛---龟(归)心似箭手榴弹的脾气---一拉就火牛踩瓦泥---团团转火烧到额头---迫在眉睫火烧湿竹子---直爆火绒子脑袋---沾火就着灯盏无油---火烧芯(心)没有庙会了---别挤(急)扭紧了发条的闹钟---憋得足足的油锅里煮豆腐---越煮越燥炒虾等不得红---真性急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到水边才脱鞋---事到临头狗等骨头---急得很兔子上树---赶急了说着风,便扯篷---太性急了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吃了秦椒烤火---里外发烧赶水牛上山---逼到头上了晒干的爆竹---有火就大叫着火挨板子---两头发烧阎王搓麻绳---结(急)鬼船上失火---急坏岸上人椅子底下着火---烧着屁股燎着心硫磺脑袋---沾火就着腊月里打赤膊---心火太重筒车打水---团团转滑了牙的螺丝---团团转

3、土地爷坐铜棍---钱可通神水缸里养鱼---保活不保长中药铺里的甘草---用途广乌龟抬轿子---硬扛打针拔火罐---当面见效冬天火炉夏天扇---人人用得上过河的卒子---当小车吃猪血屙黑屎---马上见效当了将军---就得传令没有翅膀的鸟---不能高飞玩具店的枪炮---中看不中用顺风耳---听得远顺风吹火---用力不多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脑袋上长瘤子---额外负担银样枪头---中看不中用裁缝师傅手忙---穿针引线短杆子秤---起(启)发得快塘里无鱼---虾子贵锯子锯掉烂木头---摧枯拉朽

4、例句:生产队长对几个社员说:“今天麦场里的活比较零碎吭,别急躁吭,小绺跟着个卖蒜的嘛,一头一头来,吭。”

5、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6、例句:张老汉儿子经媒妁之言说了一门亲事,女方老爹去打听未来亲家的情况。打听了几个人没有一个说好的,于是女方老爹决定退婚。张老汉找到媒人再前去说和,媒人不打一气来:“你家里人今天和这个打,明天和那个闹,我看您是猫老头报喜——坏了名誉了,我没脸去跟人家说了。”

7、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8、万岁爷流鼻血--------正红。(朕红)。

9、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10、《旧唐书》中便以提出“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

11、马尾丝拴饺子---提就露馅水边放岩炮---无处藏身半天云里跑牲口---要露马脚皮匠栽跟头---露了楦头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竹笼抬猪------露蹄了秃了头上的虱子------藏不住纸里裹火------藏不住纸老虎------就穿纸糊灯笼------就穿狗戴箩筐------藏头露尾狐狸尾巴---藏不住的烂颈蓑衣---披不得柳藏鹦鹉---语方向荆柯刺秦王---图穷匕现被窝里的事体------瞒不住破饽饽------露馅了破帽------露头了雪里埋人---久后分明雪隐鹭鸶---飞始见野猪的獠岂---包不住提着影戏人上场---好歹别说这层纸筛子做门---难遮众人目

12、这个歇后语喻义深刻,在辛安周边应用广泛。扎猛,是游泳的一种动作,是指一头扎到深水里。这个歇后语比喻人说话办事胡来,不切实际。

13、和尚的房子----------庙。(妙)。

14、八哥吃柿子,雷公打豆腐---捡软的欺叫化子失了棍子---狗欺老太太吃柿子---专拣软的拿鳅鱼的本领---专往软处钻

15、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16、我们追溯歇后语,追其渊源,注其含义,不过是想让我们如今能体会的乐趣,长久的流传下去,令后人欣赏。

17、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18、有些歇后语理解起来必须对一方水土的人们的生活有足够的理解,否则就会一头雾水难以会意。比如“一进门就上炕——没怨(院)”,这个也用了谐音喻法,但对内蒙古西部农村的住房知识应有了解,每户人家都有个院子,进了院子再进家上炕,如果一进门就上炕那肯定是没院子;再比如“搐鼻骡子卖了个驴价钱——不值钱就在一张嘴上了”,这个歇后语形容不会说话而费力不讨好。在内蒙古农村过去常常使用牲畜驮运或耕地,公马和母驴交配生的骡子叫马骡,其力量比马和驴都大,是理想的畜种,要比毛驴卖得价高。而公驴和母马交配生的骡子叫驴骡,不如马骡耐久,而且容易生成“搐鼻子”,即俗称为“地包天”的下嘴唇长上嘴唇短。搐鼻骡子在牲畜交易时比驴价高不了多少。还有一些歇后语你必须对方言有足够的了解,比如“烧红火箸烫猪头——烙毛了”,“烙毛”是帮忙打杂的意思,还有不务正业的意思。再比如“喝上稀粥屙(ē)山药——拉圪旦了”,“拉圪旦”是闯祸的意思。再比如“水泥电线杆——灰圪榄”,“灰圪榄”是指一个人个子高。再比如“烂夜壶——没人尿”,夜壶烂了不能用了,当然没人尿了,但“没人尿”在本地话里是没人理会没人想交往的意思。还有骂娃娃不识惯也用这句话,小时候我们经常被大人骂“没人尿的烂夜壶”。

19、  翠花嫂舔着脸对二婶说:“看看您家,真馋人,都成暴发户了。”二嫂抿着嘴说:“改革开放了,d的政策好,您二叔领着十来个人干点建筑活,挣了几个钱使使用用的也剩不了多少。成暴发户那都是窗户棂子吹喇叭——名声在外罢了,别听他们瞎说。”

20、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21、八十岁婆婆拜堂---空费一对蜡烛墙嘴上抹石灰---白刷(说)白画(话)挑着棉花过刺林---走一步挂一点城隍老爷戴孝---白袍(跑)拿着豆腐去垫台脚---不顶事

22、.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23、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24、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25、歇后语,又叫俏皮话,是一种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较为定型的趣味性语句,如“王奶奶和玉奶奶——差一点”、“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大姑娘不要婆家——那是假话”。

26、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27、释义:在山东农家,炕虽然极普通,但由于是睡觉的地方,还是有点隐私性质的处所,自家人上炕是比较随便的,外人串门一般就坐在条凳上或炕沿上,不能随便脱了鞋上到炕里头去坐着。如果在炕上吃饭,就放一个四方形的桌子,两人分坐在两边炕沿上,其他人盘腿或蜷腿坐在桌子边。按着礼俗,吃饭时坐的位置是很讲究的。坐在炕沿的是要盛饭端菜的,一般是较大的孩子或母亲坐在这里,老人和父亲通常要坐在炕里边,吃完一碗饭,把空碗往边上一递,自会有人给盛上。所以,炕里头的位置就是地位尊贵的人和小孩子所坐的地方。农家宴客的时候,一般在炕上招待客人吃饭,这时就要把客人让到炕上。但如果客人较多,哪个客人坐到炕上以及坐在炕上的什么位置,哪个客人坐在炕沿或炕下边的凳子上,就必须讲究了,一般是按辈分和年岁来安排,经常会见到客人之间为谁该上炕而谦让不休的情况。因为不该上炕而坐到炕里头是严重的失礼,自己如果意识到,就会很不安,饭也吃不安稳,也会遭人笑话。“拽着猫尾巴上了炕”就是指不该上炕的人却上了炕。农家的粮食常遭老鼠祸害,所以好多人家都养猫,猫常在炕上炕下跳来蹦去。所以就有了这个涉及猫的俗语。不该上炕却上了炕,怎么上来的呢,拽着猫尾巴上来的。就比喻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抓住一个机会,或凭借一个由头,就获得了某种不该得的名分、地位等利益。

28、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29、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30、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31、这是一个谐音式的歇后语。碌碡是石制的,在山上滚动就是石磕石,人们使用了石的谐音字“实”,意指人的性格直来直去,实话实说,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也指办事的务实。

32、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33、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34、十月间的桑叶---谁人采(睬)你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大水冲了观音菩萨---流(留)神六月间的火炉---谁想你扫把打钟---响(想)也不响(想)戏台上喊阿爸---应的人多自行车下坡---不踩(睬)纺丝桌面---布里(不理)隔日的船票---订(盯)上了隔着长江扯媚眼---谁理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