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语录网

经典语录

精选张学良睡蒋介石媳妇(90句文案)

时间:2023-07-15 10:29:34

张学良睡蒋介石媳妇

1、国内同心协力的全民族抗日,来之不易。蒋介石的妥协可以说是张学良用自身后半辈子的自由换来的。

2、西安事变是我国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张学良、杨虎城在此事中无疑是有功的,他们也因此名垂青史,但实施“兵谏”,也就意味着两人今后的日子将会“不太好过”。事后,张学良失去自由直到1994年;杨虎城则在1949年建国前惨遭杀害。

3、在漫长的幽禁岁月里,为排解张学良心中的苦闷,宋美龄引导他成了虔诚的基督徒。宋美龄希望信仰基督教能够帮助他远离政治,并以此排解心中的不平。或许正是出于宋美龄的劝导,张学良逐渐走出了怨愤,赢得了迟来的自由。值得一提的是,宋美龄始终对张学良关怀备至,从张学良留存的信件中就可见其一斑。在500多封信函中,张学良与宋美龄的私人通信最多,总数多达百封以上。另外,宋美龄还非常关照张学良的个人生活,经常从美国带来礼物送给张学良。这和当时也处在幽禁生活中的孙立人相比较,二者的待遇可谓天壤之别!

4、只不过,蒋介石不曾知道的是,自己对待张学良的举动,真真切切地伤到了自己的夫人宋美龄的心,甚至宋美龄在得知蒋介石对蒋经国的嘱咐后,还曾一度落泪。

5、蒋介石曾在国民d退守台湾之时对张学良和杨虎城起过“杀心”。

6、面对东北未来的发展,摆在张学良面前的只有三条路:闭关自守,继续独占东北;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和谈”改旗易帜;投靠日本人。

7、1919年,张作霖重开东北陆军讲武堂,张学良正式入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授予炮兵少校军衔,进入东北军部队,一年便升为上校。

8、仅仅四个字,却足以看出蒋介石到死都对西安事变耿耿于怀,并未真正放下。

9、想要搞清楚这一点,就不得不从二人的关系谈起。

10、这一年,东北军刚打败孙传芳,而张学良则首次进入上海。当天夜里,美国驻上海领事馆里宾客如云,大家都在期待这位年轻少帅的风采。灯红酒绿中,张学良漫不经心地和周边的淑女调笑,忽然一道倩影让他眼前一亮。

11、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张学良得知日军行为后悲愤交加,对于死难同胞,张学良痛心疾首,要求蒋介石放自己出去抗日,不仅遭到了蒋介石的反对还把他转移到了湖南郴州。张学良手上没兵没钱,还有人看守,自己无能为力只能过上了种菜浇花的生活。(张学良睡蒋介石媳妇)。

12、1930年,军阀阎锡山、冯玉祥等人联合地方势力,试图借助武力拿下蒋介石,面对此情势,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以要职,欲借助张学良之力抵抗敌军。

13、按照蒋介石的个性,在当年西安事变,张学良被囚禁之后,蒋介石肯定不会只是囚禁着他。张学良被关多年仍旧平安无事的背后,少不了宋美龄的“保驾护航”。

14、12月1日,杨虎城到达武昌车站,戴笠陪同其乘飞机去南昌,到达后,杨虎城被“秘密逮捕”,并转移到梅岭别墅软禁。

15、熟悉近代史的朋友们或许知道,张学良的后半生有长达54年的时间,都被蒋介石软禁着,即便是蒋介石去世后,张学良也没有机会脱离苦海。

16、张学良扣押了七名国民d高级将领,下午三点实在等不到蒋介石出门的情况下,直接冲了进去,蒋介石见状竟跳窗出逃,还摔伤了自己的后背。

17、最后张学良写下了“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雌。”的挽联,为二人的半世恩怨作结。

18、刘乙光这个人不仅凶残,而且非常的没有人性,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放松对张学良的看管,但是这样的看管对张学良来说也是一种保护。在张学良被囚禁期间,曾经有人想要暗杀他,但很巧的是,被刘乙光的队伍发现了,张学良不仅毫发无损,而且被保护的更加的周全了。这件小事也让张学良彻底的记住了刘乙光。后来由于职务的调动,刘乙光被派往别的地方任职,临走之时,张学良还请他吃饭,并且给了他很大一笔钱,给他好好地送行,丝毫不计前嫌。

19、可惜,张学良抵达南京后,蒋介石却未能遵守承诺,致使这个东北硬汉被囚禁了半个多世纪。不过,宋美龄虽然没有遵守承诺,但终究保住了他的性命。

20、这会不会让人怀疑宋、张二人的关系是否“正常”?

21、适时,赵四小姐和张学良所生的独子张闾琳,还属幼小,正是需要母亲在身边照顾的年龄。于凤至为了使赵四小姐更好好地抚养幼子,便说服赵四小姐返回上海,自己留下。而后的三年幽禁中,她由溪口辗转奔波江西、湖南的生活,使她的身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乳房烂疮日渐加重。

22、1936年12月12日凌晨5点,临潼华清池边上响起了枪声。

23、或许是这份愧疚一直挠着宋美龄的心,总而言之,张学良最终保住性命,当中必然是有宋美龄求情的缘故在的。

24、1936年西安事变后,宋美龄极力向张学良保证,他来南京后,自己一定会保他安然无恙。

25、后来,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张学良时不时会约宋美龄出去游玩,还会给宋美龄摄像,两人的相处模式颇有恋爱之意,只不过,两人最终并未成为情侣。

26、又因为张学良在父亲张作霖去世后,效忠于蒋介石,于是乎,在长期的接触下,蒋、张二人建立起了不浅的交情。

27、张学良奉蒋介石不抵抗命令,率领30万东北军撤退入关,被全国人民痛斥为“不抵抗将军”。

28、他一再督促张学良出城剿共,并威逼张学良,如不服从命令,将调东北军南下安徽福建,另派中央军前来剿共。

29、1936年12月26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夫妇乘坐飞机回到南京,下飞机后张学良就被拘留,12月31日,张学良被军事法庭判处10年有期徒刑。在有期徒刑期间,张学良辗转贵州多个监狱,10年徒刑时间早已过了以后,张学良也未能获得释放。

30、或许有人觉得惋惜,有人觉得僭越,但他们二人最终只是朋友,而且是惦念终生的挚交,这也是这份感情的特殊和珍贵之处。

31、在重获自由后,张学良于1995年移居到了美国,直到2001年10月14日,彼时已经101岁的张学良病逝。

32、6天后,南京军事法庭以犯上作乱的罪名判处张学良10年有期徒刑,蒋介石“大度”表示赦免其罪,张学良被送到奉化溪口“读书”。

33、后来在多方势力的调解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达到目的后的张学良随着宋美龄一起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维护蒋介石的权威。

34、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西北军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最后达到了目的,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为示负责,并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这让其在军法会审后,过着长期被幽禁的生活。

35、张学良作为军阀张作霖之子,爱国之情萦绕于心,积极主张抗日,最终却被蒋介石囚禁54年,虽然有宋美龄多加保护,但他的后半生,都交托给了这两口子,也着实可叹。

36、为了能出去抗日,张学良连续给蒋介石写了十几封信,蒋介石连看都不看。他觉得张学良或许是一个人寂寞,于是派人把张学良的夫人们全部接来送到了他的住处,或许蒋介石觉得有美女作陪,张学良会老实些。

37、而张学良在当时发起的“和平呼吁”有效平息了战火,加快了中原局势的稳定。事实上那时冯玉祥、李宗仁实力强劲,就算蒋介石势力强大,同时应付两人也有些捉襟见肘。

38、1931年“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使日军很快侵占东三省。1933年3月,热河省(今并入辽宁、河北、内蒙古)沦陷后,蒋介石、张学良受到全国舆论谴责,张学良代蒋介石受过辞职。

39、杨虎城是民国陕军将领,与张学良一同发动了西安事变,在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失去了对西北军的控制,并于1937年1月被“撤职留任”,同年6月被迫出国“考察”,但他继续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地国家继续宣传他的抗日主张,并在七七事变后多次要求回国抗日,但均遭拒绝。

40、宋美龄和张学良在二十多岁时,相识于上海。二人年纪相仿,又都富有才学,很快便志趣相投,常常一起出没于上海的各大社交场所,当时的人们一度夸赞他们二人是“郎才女貌”。

41、张学良曾说:“夫人是我的保护神,蒋先生原先是要枪毙我的,但夫人最终以威胁他(指蒋介石)离开台湾为由,保住了我的性命。”

42、据称,这封电报内容是蒋委员长要求东北军“决不允许抵抗”,这封电报一直握在张学良手中,后来被其原配夫人带到美国收藏。但张学良一个条件也没有答应,便一直被软禁在台湾,当然也有人认为,张学良手中的这份电报,正是他的“保命符”,是它让张学良没有惨遭杀害。

43、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巡查督战到了西安,张学良联合杨虎城面见蒋介石,蒋介石坚决不同意,并下令必须立刻攻打陕北红军,张学良与杨虎城拒不执行命令,蒋介石以此为由,直接将张学良和杨虎城调任外地。

44、在幽禁期间,张学良也感到自己活成了一个精致的废物,但他还是认真地活着。能让张学良不抛弃自我的支撑力量,也许是他心怀梦想,他一直梦想着自己重回自由,重新回归自己所热爱的那个少帅,再次为国家事业、民族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45、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突然回光返照般地站了起来,穿好衣帽走到了外面坐在院子内的长椅上,看着宋美龄和儿子蒋经国,看着父亲有些吃惊,怎么突然可以行走。蒋介石精神百倍地看着他们,随手一挥希望他们能过来。

46、在国内抗日情绪日益高涨,共产d人多次呼吁抗日的情况下,蒋介石反而加强了对张学良,杨虎城的军事压力,要求他们“剿灭共d”。

47、张学良便向军统局局长戴笠提出,让于凤至出去治病,由赵四小姐来照料自己的生活。蒋介石批准了张学良的要求。

48、1944年春天再移贵州息烽县阳郎坝,冬天再到桐梓县天门洞小西湖。1946年4月9日蒋介石在贵阳市黔灵公园会见张学良。

49、蒋介石听闻后直接无视,依旧我行我素地发动内战,都是中华儿女都是国家同胞枪口不一致对外反而窝里斗,张学良下定决心哪怕是死也要救国。

50、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决定发动“兵谏”。张学良和杨虎城按照早先商议好的计划,调动兵力包围了蒋介石所居的华清池,将蒋介石强行扣留。

51、从被囚到正式获得释放,张学良从风华正茂等到了白发苍苍。张学良的一生,饱受非议,年少被讽“子不如父”,后来被囚威名与自由皆失。

52、张学良与同样手握重兵的杨虎城进行了一番商讨,最终二人决定发动兵变,只有采取强制的行动,才能让蒋介石“醒悟”。

53、为了嘉奖张学良在东北易帜一事上所做的努力,1928年12月30日,南京政府任命东北军将领汤玉麟为热河政府主席;31日,任命张学良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全军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

54、不过,这份友谊却在蒋介石的影响下,不能长久相伴。

55、后来,宋美龄得知了蒋氏父子谈话的内容,知道了他们谈及关于张学良的话题后,情绪不受控制,潸然落泪。

56、宋美龄在得知张学良病逝的消息后,十分悲痛,一个人沉默良久,据旁人回忆,当时她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没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57、首先,宋子文发电释放假消息,让杨虎城认为蒋介石同意其回国,并诱使杨虎城放弃通过苏联回国的计划,改由香港回到大陆。待杨虎城到香港后,宋子文亲自前往香港热情迎接,并与之一同下榻半岛酒店。11月28日,宋子文称蒋介石电报称戴笠将迎接杨虎城到南昌相见。

58、渐渐地张学良明白了蒋介石心中渴望胜利的欲望太过强烈,以至于已经失去了对战争局势进行理性判断的能力。

59、后来,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张学良时不时会约宋美龄出去游玩,还会给宋美龄摄像,两人的相处模式颇有恋爱之意,只不过,两人最终并未成为情侣。

60、1999年6月6日,杨拯民的儿子杨瀚为了完成父亲遗愿,第一次前往夏威夷看望张学良,杨瀚也成为了杨家两代人中唯一见过张学良的人。

61、不得不说,蒋、宋、张三人的关系确实令人感慨,不论是张学良和蒋介石关系的先后变化,还是张学良和宋美龄的珍贵情缘,对于张学良而言,都真切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62、在夏威夷一座教堂门口,杨瀚见到了坐在轮椅上的张学良。据杨瀚自己说,张学良见到他时,只是“怔了一下”,说了“你好,你好”就不再言语,这样平淡的反应让杨瀚感到“始料不及”。杨瀚在后来自己的书中写道,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当初敢“把天戳个窟窿”的人见到自己时,是如此平静。

63、张学良的思想里有着浓厚的“忠军”“报国”思想,他深谙国家大义,这一点早在张学良为了顾全大局选择投靠南京政府时便有所体现。而蒋介石心里更多的却是渴望权利,渴望胜利,甚至是“未达目的不择手段”。

64、由于当时宋美龄年龄很大了,行动不便,所以她托人送了一个花环,在张学良葬礼那一日献于灵前,那花环上赫然写着八个大字:“送张汉卿先生运行”。

65、1995年,张学良离开台湾,侨居美国夏威夷,直到2001年离世,再也没有回国东北老家。听起来张学良过了50多年的“囚禁”生活,非常悲惨,但要对比起来,杨虎城的下场可比张学良惨多了。

66、于是为了绕过杨虎城,宋美龄、宋子文改用英文与张学良交流,而杨虎城因为不懂英文,并不知道三人商谈了什么。商谈进行到12月23日,宋美龄提出25日释放委员长,作为一份“圣诞礼物”,张学良便答应了。

67、“西安事变”中,惹怒蒋介石的人除了张学良还有杨虎城。蒋介石从困局中脱险后,也找杨虎城秋后算账了。杨虎城在被蒋介石囚禁期间竟然自得其乐地忙着生孩子。蒋介石看不到其悔过的态度,对杨虎城的不满与日俱增。杨虎城最终死在了无名小卒的刀下。

68、国内抗日呼声愈发强烈,日军侵略的铁骑也愈发嚣张地踏上了更多国土。勇于斗争的共产d人没有坐以待毙,他们一面发动群众抵抗日军,另一面积极地劝导蒋介石联合抗日。

69、原来,宋美龄和张学良很早之前就相识了,而且两人的关系非比寻常,可谓是挚交好友,而谈起张学良和宋美龄的关系,就不得不追溯到二人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70、一看此情形,张非常生气,这足见心中的愤怒。在孔公馆,张学良住了两个星期。除了负责监视任务的戴笠、丁昌等特务头子可以自由出入,奉派照料张学良生活的“励志社”总干事黄仁霖每天可以看他一次,为处理西北善后问题与张接洽的东北军部属王化吴翰涛等人在得到批准的情况下,也可以来见张学良;此外,任何人都不能去看他。

71、不久之后,张学良被押往重庆歌乐山戴公馆。1946年10月被送到台湾。1947年移住井上温泉(新竹县)。

72、1990年的初春季节,此时的张学良也已经是90岁的老人了,而于凤至也已经93岁了,那一年已经是于凤至生命中的最后阶段了。直到临死弥留之际,于凤至还口口声声地惦记着张学良,她对子女说:

73、这场兵变发生于国家生死存亡之间,日军侵略者不断增兵蹂躏我国土地,大肆屠杀我国同胞。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不仅不抗日还在搞内讧,忧国忧民之际张学良只能“大义灭亲”。

74、民国成立后,张作霖担任第27师师长,进驻奉天,也就是后来的沈阳。张学良在父亲安排下,先后拜杨景镇、金梁、白永贞为师,东西文化兼学。

75、据宋美龄生前回忆,当时蒋介石多次说道:“如果回南京,我不能保证你的生命安全。”但宋美龄坚持要张学良回南京,再加上张学良认为蒋介石不可能如此绝情,于是毅然前往南京负荆请罪。

76、蒋介石病逝后,蒋经国谨记蒋介石的嘱托,对于张学良还是处在严密监视中,张学良为了获得自由,表现得对政治毫无兴趣。1988年蒋经国去世,台湾省的政权交替严重,张学良在新政权的支持下获得了久违的自由,整整五十四年,张学良已经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年迈的老人。

77、  随着日寇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肆意横行,张学良作为东北三省剿总副司令,眼见外地入侵,自己人还在窝里斗,这样下去迟早要亡国,位高权重的他更应该做点什么不能坐视不管。此时,全国要求停止内战实行抗日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张学良多次与杨虎城向蒋面谏,均遭到蒋拒谏。

78、而杨虎城呢,他不仅被囚禁12年,还在1949年建国前夕,与其幼子、幼女一同惨遭杀害,没有见到新中国的成立。

79、蒋介石对张学良的愤恨程度很深,他绝不仅仅只是将张学良监禁起来,在此后的三年间,张学良被监禁的地点一直在变换着,而这段期间,于凤至则不辞辛劳着陪伴着张学良周转至各地。1940年,在贵州陪伴张学良的于凤至不幸患上了乳腺癌,在宋美龄的打点之下,于凤至孤身一人飞往美国前去治疗。谁曾想,这一别,竟是永别。

80、于凤至去了美国之后,虽然没有再回国,但是两人经常通信,感情还是非常的深。在1964年台湾《希望》杂质刊登了一篇《西安事变忏悔录》,于凤至了解张学良,而且从张学良嘱咐于凤至到了美国就不要再回贵州的言语中知道那一篇《西安事变忏悔录》另有隐情,于是在美国利用人脉想要让蒋介石放了张学良,却不曾想到因此两人被迫离婚。

81、自由,在蒋介石有生之年,必然绝无可能。死亡,只要他张学良还在,便无法达成。其中自然有蒋介石的磋磨之心,也有他东北少帅的影响所在。所谓兔死狗烹,张学良活着,对蒋介石的利益才是最大的。不能彻底寒了张作霖旧部之心,这个道理,蒋介石自然懂得。

82、多番劝解无果后,红军将合作目光投向了张学良,因为张学良也曾多次向蒋介石提出过“联共抗日”的要求,只不过都被蒋介石拒绝驳斥。

83、张学良晚年的感慨将心中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张学良曾说道,“我的人生在36岁告一段落了,至此以后人生没有了篇章。严格意义上讲,21岁到36岁,才能算是我的生命。”张学良作为一个百岁长寿老人,他对于自己满意人生的定义仅停留在短短15年罢了。

84、张学良被软禁的消息不胫而走,所有人都觉得蒋介石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更有各界名人政客希望蒋介石把张学良放出来。蒋介石软硬不吃,不仅不放出张学良,更派人把他送到了溪口镇的深山里。

85、1946年,张学良被送往台湾,到了台湾的张学良,对自由的渴望空前强烈,他觉得自己早就被关得够久了,于是多次向蒋介石暗示:时候到了,我已经对你没有威胁了。可蒋介石一直揣着明白装糊涂,无视他的请求。

86、宋子文看信后,立即给张学良回了信,并立马逐条抓落实,以便满足张学良所有的请求。宋子文还给张学良意外的惊喜,给张学良捎去了很多的高级货。

87、只不过,那时候已经步履蹒跚的他,再没有了当年的意气风发,而主张积极抗日、渴望民族复兴的他,没能亲眼见证抗日战争的胜利,无疑是一种遗憾。

88、用现在的眼光看待这件事,外敌入侵,自然应该先御外敌,但蒋介石秉持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认为眼下更棘手的问题不在于日军,所以并不愿意“联共抗日”。

89、一字一句刺痛了张学良的内心,他决定发动政变逼迫蒋介石接受抗日,于是12月11日晚,张学良联合杨虎城集合军队准备行动。并联合自己的东北军将领,向他们宣布明天清晨的兵谏行动,“不成功便成仁”,这次张学良一点也不会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