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语录网

文案短句

精选老子的名言名句短句(87句文案)

时间:2023-07-28 10:32:59

老子的名言名句短句

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

3、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灾祸与幸福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好事情既可以发展出好结果也可以发展出坏结果,警示世人要谦虚谨慎,做事情要有临渊履薄的态度。最能体现这句话的就是塞翁失马。

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老子的名言名句短句)。

6、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7、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8、老子名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9、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的名言名句短句)。

10、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1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3、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14、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5、  感悟: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行的人,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人争。人的至柔至刚全在一念之间,生活中刚柔并济方显英雄本色。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才能通向胜利的彼岸。具有“强者”的资本而保持“弱者”的姿态,这是岁月积淀的人生智慧。

1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8、老子名言: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2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2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22、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3、老子名言: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4、老子名言: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5、得意忘形,便会乐极生悲,功成身退也是一种智慧。

26、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道德经》

27、译文:“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28、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2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0、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就是贪得无厌。知道知足的人,经常都是心满意足的。在西方的观念中,往往赞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而在中式智慧中,我们经常强调要知足常乐,不要奢求太多自己能力外的事情,因为和自身条件不匹配的欲望,往往会带来灾祸,因为你容易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去满足,比如校园贷中的裸贷等等,或者去抢劫、杀人,走上歪路。

31、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2、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33、大意:让我们合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也是生长于细小的萌芽。而九层的高台,也是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也是从我们脚下的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所以,不管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好高骛远。

3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5、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老子经典语录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6、老子在哲学上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的理论,在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而在人生观上表现出一定的消极态度,使他对外界物质生活的接触持否定态度。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就是说过多地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各种颜色、声音等,会使人眼瞎耳聋,口味败坏。这种情况反映在老子的认识论思想上就是排斥感性认识。老子认为对事物的认识不应到客观世界中求去,认识不是从实践中来的。他说“不出户知天下。”这是属于闭目塞听的神秘主义的认识论。老子把这种神秘主义的内心直观比喻一面最深的镜子,他称之为“玄览”。通过“致虚”、“守静”人们达到与万物同体融合,平等观照的大智慧,即与“道”合一的境界。故,致虚,守静,观复等,是修养功夫,亦是人生境界。

3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8、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3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

40、老子名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41、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4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43、天地的大道是对人是没有亲疏之分的,它只会庇佑那些行善正道、顺应天时的大德之人

44、书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桥梁,而学习知识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选择。

45、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46、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47、老子说,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48、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49、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5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5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52、“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有人说,“无名”是宇宙大爆炸前潜在的物质,“有名”是原始的物质,大爆炸后形成万物。中国人天才地揭示了宇宙生成论。不过,中国的学问都是原始的、模糊的、坯胎状的,几千年都没有发展。(www.lzcn)

53、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4、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55、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5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58、老子哲学体系道德核心是“道”。老子的贡献在于把“道”抽象出来使之成为一一个独立的哲学形而上学的范畴。《老子》中的“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它既是形上本体,又是人生的法则。它是整体性的,在本质上既不可界定也不可言说,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也不能将其特性有限的表达出来。老子之“道”又是有与无、神虚与形实的整合。“道”还具有内在的否定性和潜在性。“道”是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待的精神与物质的威粒、能量、动势、事物、原理的相对相关、动态综合。

59、老子名言: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60、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6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62、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6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64、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德经·道经第十四章》

65、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66、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6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8、大意: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到快结束的时候,反而没有刚刚开始的时候慎重,结果导致事情的失败。

69、老子名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7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7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7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7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7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75、译文: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76、译文: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因此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77、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7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79、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德经·第六十章》

80、大道无名,天下善恶美丑,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一旦有了美的标准,就会搞出“东施效颦”的笑话来,一旦有了善的标准,就会被恶人利用,成为作恶的挡箭牌。“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纣为长夜之饮,通过之人皆失日”。所以,人要保持一颗清净心、平等心,不要有所偏好,太过偏激,这才是正道。

81、人到中年,手有三不插,钱有三不借,傻有三不犯。

8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8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8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85、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86、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