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语录网

经典语录

精选朱子家训(81句文案)

时间:2023-05-02 10:26:08

朱子家训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碗粥一碗饭,应当考虑它们是来之不易的.(衣服,布料上的)半丝,半缕线,一定要想他们来的是很困难的。(朱子家训)。

2、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朱子家训·全文》

3、三姑六婆那些人,她们实在是荒淫和盗贼的媒人(这里不是"三姑六婆,而是指一些爱搬弄是非的女人,象水浒里面的王婆).美丽的婢子漂亮的妾,这并不是家内的福气 。

4、对于兄弟 叔侄,要多多安抚贫寡,长幼内外,应当家法严格

5、见到有钱有势的人而产生奉承讨好的表情,最为可耻;遇到贫穷卑下的人而显示出自满无礼的态度,下贱到极点。平日居家尽量避免与人发生争执而打官司,打起官司来终归是不吉祥。与人交往千万不要信口开河,信口开河必定会出差错。不能仗恃自己有钱有势,就去欺侮没有依靠的孤儿寡妇。不能贪图口腹的享受,而任意去宰杀牲畜家禽。一个言行怪异,自以为是的人,后悔,错误的事必定很多。一个颓废懒惰,不知奋发的人,家道难於兴旺。

6、(原文):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7、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8、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 。

9、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见到美色而起淫心,报应就会在妻子女儿身上;藏匿怨心而暗箭伤人,祸患就会延及到子孙。

10、首先,从作者称谓看,“朱子”乃世所公认对朱熹的尊称。朱熹视童蒙教育为道德教育的起步与基础。面对宋朝社会秩序的动荡,朱熹希望通过童蒙教育和家庭伦理建设以重建社会道德体系。其弟子黄干有言:“先生平居倦倦,无一念不在家国。闻时政之阙失,则凄然有不豫之色,语及国势之未振,则感慨以至泣下。”朱熹晚年为训示家族子弟而作《家训》,常载于朱氏宗谱而被族人奉作修身、齐家、处世的“圣经”,后因朱熹的尊称,而得名《朱子家训》。

11、(译文):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朱子家训)。

12、如果为人刻薄主持这个家的话,天理是不会让你九享福气的.如果违背伦常,乖戾叛逆的话,马上就会消亡 。

13、与那些恶少交往,久而久之一定会被他们拖累;与老成的人交往,如果碰到急的事情可以依靠他们。

14、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15、(原文):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16、如果为人刻薄主持这个家的话,天理是不会让你久享福气的;如果违背伦常,乖戾叛逆的话,马上就会消亡。

17、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18、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

19、孔子书院“千县万校”工程,全国战略合作分院如下:

20、(原文):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21、朱子家训的当代启示:弘扬优秀家风,汲取治理经验

22、(译文):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23、(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24、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乎?——《颜氏家训·兄弟篇》

25、看见富贵的人就生出陷害之心的人,是最可耻的.遇到贫穷的人故意作出不可一世的人,是最卑贱的,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26、性格乖僻自以为是,后悔的事情和失误肯定会多.颓废懒惰自甘现状,家道是难以成就的

27、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颜氏家训·教子篇》

28、最后,作为一位教师,“教也者”,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主轴:长善救失。要把所有好的德行扎在学生的心田里,从此变成他处世待人的态度。

29、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30、(译文):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31、《朱子治家格言》是一篇家庭道德教育的典范之作,劝我们要勤俭治家,邻里和睦,重视教育,与人为善,读圣贤书,守分安命……。读后感觉内容十分的丰富、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文中从作息、饮食、作客、用具、交友等诸多方面,把勤俭、尊卑、宽容、孝道、顺时听天等理念蕴含其中,施惠勿念、不生妒嫉、忍耐三思等美德洋溢字间。文中谆谆的教诲和告诫,来告诉大家如何做人的行为规范,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说得很清楚,按照这个去做能让一个人变好,一个家庭变好,社会也就和谐了。

32、(注释): 厚奁(lián):丰厚的嫁妆。

33、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34、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35、与那些挑着扁担做小生意的人做买卖,不要占人家的便宜;见到贫苦的亲戚或者是邻里,要多加体恤安抚。

36、(原文):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37、狎昵(xiánì亲近)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38、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39、(原文):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40、钝学累功,不妨精熟——《颜氏家训·文章篇》

41、朱柏庐是个哲学家,他主张知行并进,言行合一。对待《朱子家训》,他既是倡导者,也是实践者,身体力行。明朝灭亡后,他就携家眷隐居山林,过着既清贫又和睦的生活,在当时曾传为美谈。

42、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43、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守住做人的本分安于命运,顺从时令听从天意;如果做人是这样的话,可以说很完美了。

44、国学的学习完毕,即使口袋里面没有什么钱,也自得其乐

45、如果家中人人关系融洽,即使是吃不上饭,也有高兴的事情;

46、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47、家用器具干净而整洁,即使是瓦做的也比金玉为材料的要好;饭食要吃得少而精,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是珍馐美味。

48、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49、  四是读书治家,重视家庭教育,知行合一。朱熹是古代有名的大教育家,一生重视读书明理,《朱子家训》里专门用一节来讲读书。首先讲读书的重要性。“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在朱熹看来,只有饱读诗书,深明礼义,才能提高个体的修养;对家族而言,只有注重读书传家,讲究斯文,才有可能传之后世而不失家风。其次是读书的要领。作为一个教育家,朱熹很注重总结读书的经验,梳理家族的规范。他曾先后研究和编纂了《古今家祭礼》《祭礼》《家礼》等传统礼仪规范,劝勉大家将读书作为起家之本。同时,他还总结了读书的方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再次是知行合一。朱熹在教育方面非常注重实践,《朱子家训》既强调读典籍,遍览诗书,也强调要用情用心,多教育多体恤。

50、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要清扫院落.要内外整洁。

51、祖宗虽然距离我们遥远,但是祭祀的事情不可不诚心.子孙即使是愚钝,经书也不可不读 。

52、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53、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54、(译文):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55、  (译文)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

56、(译文):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57、(译文):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58、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59、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60、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要想象是不是别人的污蔑,应当忍耐多思考;因为事情互相争吵,要想象是不是自己的不是,要平心静气再想。

61、朱柏庐(1627-1698)原名朱用纯,字致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今昆山市),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清顺治二年(1645 )守昆城抵御清军,城破,投河自尽。

62、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63、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64、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65、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66、(译文):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67、为了稳定国家秩序,加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拯救社稷,拯救国家,朱熹以弘扬理学为己任,奉行“格物致知、实践居敬”的教育理念,力主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内容的道德修养,力求重整伦理纲常、道德规范,重建价值理想、精神家园。《朱子家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68、(译文):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69、最后,作为一位教师,“教也者”,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主轴:长善救失。要把所有好的德行扎在学生的心田里,从此变成他处世待人的态度。

70、夜觉晓非,今悔昨失——《颜氏家训·序致篇》

71、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72、据称康熙皇帝从第三次南巡(1699)开始,时常听人说起此事,非常感兴趣,经常将其中的名句抄写成对联,送给官员和他们的孩子,并将《治家格言》引入宫中,和《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一起,作为皇子、皇孙们的必修课。

73、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74、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自号柏庐。明末清初昆山人,清初居乡教授学生,以程、朱为本治学,提倡知行并进。他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被中国传统教育视为启蒙读本,影响深远。目前还有拓本传世,更有不少人能够琅琅上口。朱伯庐还有一首《劝孝歌》,写尽了母亲养育儿女的辛苦,告诫人们不要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这首《劝孝歌》,层次清晰,通俗易懂,感人至深,广泛地流传于江浙一带

75、周所众知,学问受不受益,要看力行的程度。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因为读了、明理了,会去做,去做以后,心境会改变。心境一变,相由心生,气质就变了。希望通过自身的力行来改变自己气质,享受肯听父母话,肯听老人言,肯听经典话的福气。

76、家人都能和顺相处,即使穷困到三餐不继,也会享受无穷的天伦之乐;早早地纳完赋税,立即口袋空空,也会感受”无债一身轻”的至乐。读书的目标是效法先圣前贤的伟大心志,不单单是为了求取功名;作官应把心思寄放在君王和百姓身上,怎麼可以计较自己的利益呢守本分,安於命运,顺时势,听从天意。做人如果能像上面所说的这样,差不多接近圣哲了。

77、愿每一户家庭都能以《朱子家训》为圭臬,让子孙都能踏上修身、齐家的圣贤之路。

78、不要贪图以外得来的财富,不要喝过量的酒 。

79、(原文):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80、(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