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语录网

经典语录

精选现实的社会建构(61句文案)

时间:2023-05-03 02:06:41

现实的社会建构

1、学习观:包括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2、伯格认为,如果一个社会具有普遍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矛盾世界,那就会使主观现实和身份认同呈现出一些特殊构型。人们会日渐普遍意识到所有世界的相对性,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世界,此时它在主观上被视为“某一世界”,而非“唯一世界”,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结果:个人的制度化行为被理解为“一种角色”,个人可以在意识中把自己与角色分离开来,以操控的方式来“扮演”它。比如,贵族就不再简单地是个贵族,他会装成一个贵族,等等。与个人假扮自己的非预定身份相比,假扮自己的预定身份上性质完全不同的事情,它的影响要深远得多。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这种情形越来越普遍。(有点像戈夫曼的拟剧论)

3、在中文版第二章第一节“制度化”中,作者写到:“社会世界处于一个建构的过程中,而且具有扩张性的制度秩序就扎根于这一过程。任何重复了一次或多次的行动都会导向一定程度的惯例化……当制度被传向下一代的时候,制度世界的客观性会变厚,也会变硬。这种效果不仅仅作用于儿童的社会化,也作用于父母。‘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变成了‘事情就应该这样做’,某个世界就这样被牢固的竖立在意识之中。”作者强调,孩子们在社会化的早期阶段,这种制度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整个世界。

4、正是随意交谈的累积性和一致性使得主观现实变得厚重,而能够称得上随意的交谈都恰恰指向理所当然的世界中的惯常事务。“随意性”的丧失意味着惯常事务的打断或对“理所当然”现实的潜在威胁的出现。

5、二是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由于长期存在的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在延续,在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条件下必然导致一些资源的供求矛盾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更为突出;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在发展。这些既是制约今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也是在奋斗目标中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新要求的针对性所在。

6、借用一个更为适当的概念来说,该书应被视为社会理论中“互构论”取向的开山之作。作者在书中所做的全部论述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社会是人的产物,人是社会的产物,人和社会是相互建构的。这正是“互构论”的基本命题。因此,凡欲学习社会学理论、理解互构论者,都应当将本书作为必读之书。

7、我们这类研究通常还要感谢妻子、孩子以及其他一些人为研究所做的各种幕后贡献。如果要别出心裁的话,我们打算按照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将此书献给福拉尔贝格州布兰德镇的一位约德尔歌手。不过,我们仍想感谢布里吉特·伯格和贝妮塔·卢克曼。这种感谢不是源于她们无关学术的私人角色,而是源于她们作为社会科学家所展现出的批判眼光以及她们对于低品位的拒斥。

8、借助正当化,客体化意义获得了认知的有效性,制度秩序由此得到解释,实际的命令变成了庄严的规范,制度秩序由此得到证明。正当化既包含认知元素,也包含规范元素。换句话说,在制度正当化的过程中,“知识”先于“价值”。

9、制度化分隔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离散的社会子意义世界有可能出现。当子意义世界建立后,人们在看待社会总体现实时就会有多个不同的视角,每个视角都来自某个子世界。那么知识会在多大程度上脱离它自己的存在根源呢?总的来看,这里体现出一个重要原则,即知识与其社会基础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知识既是社会产品,也能影响社会变迁。这一原则即社会生产与作为产品的客体化世界之间的辩证原则。

10、另一面,符号和符号体系是能超越“此地此刻”主观意向的表达并可被客观使用的客观化事物。而语言作为一种声音符号体系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符号体系。日常生活中共有的客观化事物,主要由语言的意义化来维持。换句话说,当我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时,我就是在通过语言而把自己客观化,把自己个人生活中的主观现实转译到日常生活的现实中去,因而日常生活是我与他人共同享有的语言生活。因此,想要理解日常生活的关键之处就在于理解语言。语言具有超越“此地此刻”的能力,它能在日常生活现实中跨越不同的场域,并将其整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而且,语言可以超越所有的日常生活现实。它能描述与各种特定意义领域相关的体验,它能涵盖互不相连的现实领域。语言建构了语意和意义的领域。在这些语意领域可以客观化、保存及累积个人际遇与历史经验。通过这种累积,知识的社会储存得到建立。知识的储存作为一个整体也有其自身的相关结构。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便于解决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的知识。

11、制度世界也需要正当化(legitimation),即它需要被解释和被证明。这并不是出于增强事实性的目的。A和B可以借助自己的回忆来获取制度的意义。A和B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他们对于制度历史的知识来自于传闻,他们无法通过回忆来获得制度的原始意义。于是,就有必要通过一些正当化程序来向他们解释制度的意义。对制度秩序来讲,这些秩序只有既连贯又全面才能说服下一代,对所有的孩子要讲同样的故事。在新一代人接受社会化从而被纳入制度秩序的过程中,他们就学习了所有关于正当化的知识。

12、知识社会学把人类现实理解为社会建构的现实。在这本书的很多部分,尤其是在分析日常生活的知识基础以及讨论人类存在的生物性前提有关的客体化和制度化问题时,我们都能看到社会学取向的思维能为哲学人类学所做的贡献。总而言之,社会学的事业必须保持与历史学和哲学的持续对话,否则它将失去恰当的研究对象。这个对象就是作为人类世界一部分的社会。它由人创造、由人栖居,并反过来在一个持续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人。人文主义社会学的一大贡献就在于它重新唤起了我们对于这一蹊跷现象的好奇心。

13、道德规范在中国已经系统化、精炼化,熟记这些规范,不但有助于应对一些重要的考试(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立身做人。(现实的社会建构)。

14、物化就是把人类现象当成事物来理解,即从非人或超人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现象。换一种说法来讲,物化就是将人类活动的产品当做非人类产品,如物理事实、自然规律或神意的体现。物化现象表明,人会忘记自己是人类世界的创造者,并进一步忘记了创造者与产品之间的辩证关系。显而易见,物化的世界是一个去人性世界。人类在感受这个世界时就像在感受一种陌生事实。它仿佛是一个根本无法由人控制的外生事物,而不是源于人类自身创造性活动的内生事物。

15、(ThomasLuckmann,1927-2016)

16、由于社会化永远不可能完成,因此其所内化的内容的主观现实性会受到持续的威胁。因此,每个能留存下来的社会都必须发展出一些维护现实的手段,用以保证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之间的某种对称。这里我们讨论的焦点是保卫主观现实(而非制度所定义的现实)。

17、初级社会化在孩子的意识中创造出一个渐进的抽象过程。在此过程中,特定他人的角色和态度逐渐被抽象为一般化的角色和态度。当其他重要他人支持母亲在洒汤问题上的负面态度时,这一规范的普遍性就又得到了主观扩展。当孩子认识到所有人都会反对洒汤时,决定性的一步就到来了,此时规范就被普遍化为“一个人不应该洒汤。”作为一个人的自己隶属于更普遍的范畴,它原则上包括社会中所有对孩子来说重要的人。从重要他人的具体角色和具体态度出发所形成的这种抽象就被称为概化他人generalizedother。概化他人一旦在意识中得以形成,就意味着个体认同了社会。

18、卢克曼是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他出生于现斯洛文尼亚的叶塞尼采市,后移居美国,和伯格同是舒茨的学生,1970年起,担任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教授,直至退休。卢克曼的研究领域是现象学社会学、宗教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代表作《无形的宗教》、《宗教与社会》等。2002年,德国社会学会授予卢克曼终身成就奖。

19、次级社会化的目的是获取角色专属知识,这些角色则直接或间接地扎根于劳动分工。次级社会化需要学习角色的专属语汇,这就意味着它首先要将制度领域中那些把日常解释和日常行为结构化的语义场进行内化。次级社会化所内化的子世界通常都是部分现实,其与初级社会化所内化的基础世界形成了对照。

20、彼得•L.伯格(PeterL.Berger,1929—2017)

21、接下来,我们可以关注彼得·伯格关于制度化方面的阐述。

22、托马斯·卢克曼(ThomasLuckmann)

23、交谈是最重要的现实维护工具。交谈的现实维护功能绝大部分是隐形的而非显性的。谈话会在一个理所当然的世界背景中默契地进行。这个世界中最简单的词语都具备意义,借助语言的暗示,这种交流确认了关于世界的主观现实。

24、社会是抽象概念,但包含丰富内容。每个具体的社会都有自己的特征,形成一定的风貌,因此存在“社会面貌”一词。

25、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推行公民个人、法人和社会组织的唯一信用代码制度,实现社会信用主体信息的归集、查询、公示,就是要实行信用记录与评价对失信者的持久社会处罚。这种通过信息传递和公示对失信者实行的长期社会惩罚,首先需要解决征信的合法性问题。制定和颁布信用信息采集和使用的法律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的基础和前提。换言之,我国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首先需要解决征信的法律制度缺位问题。

26、社会规范最基本的有三大类: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技术规范。

27、这引发的一个问题就是,制度秩序被客观化到何种程度才能被理解为一种非人的事实性。作者对社会现实的物化(reification)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所谓物化,就是将人类现象当做事物来理解,即从非人或超人的角度来看人类现象。在物化的世界中,人忘记了自己是世界的创造者,物化的世界是非人的世界。从前面关于客观化的讨论可以看出,一旦客观的社会世界确立,物化也就不远了。因为社会世界的客观性就意味着,它是作为外在于人类的事物来与人面对。当客观化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人们就会忘记世界是自己创造的。也就是说,物化是客观化进程中的一种极端的状况。作者强调指出,物化是意识的一种形式,说得更准确点就是,物化是人类世界中人自身客观化的一种形式。但是即使是在物化的情况下,人还是会持续不断地创造世界,也就是说,人类有一种矛盾的能力,人能够制造出一个否定其自身的现实,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马克思称呼物化意识为虚假意识。

28、④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9、现实自我(小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综合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也指个体实际拥有的自我概念,即现在是什么样的人。现实自我的特点是注重实际的情况,比较满足当下,从现实中找突破口。

30、“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Mao泽东《赠柳亚子先生》)。

31、自20世纪60年代起,知识社会学经历了从“社会决定知识”到“社会通过知识而建构现实”的观念转变。《现实的社会构建》(1966)标志着新知识社会学的转向,同时也是社会研究的建构主义转向的代表作。在此之前,结构功能主义是美国社会学(包括知识社会学)的主流。本书挑战了这一格局,不仅在知识社会学领域产生影响,而且被视为社会研究中的建构主义思潮的开端,鼓励了研究者对于日常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实在建构过程进行经验的考察。

32、交谈工具在维护现实的同时也在修正现实。交谈工具将经验元素讲通透了(talkingthrough),并为他们分配了一个真实世界的特定位置,以此来维护现实。

33、只有在人生出现意外时,才会出现失败的社会化。一名儿童的初级社会化可能受到两种因素的损害,一种是被社会污名化了的某些身体缺陷,二是基于社会定义的污名。坡子和私生子是这两种例子的代表。这些都属于个体的不幸,它们没有为反认同和反现实的制度化提供基础。他被所处社会的客观现实囚禁了,尽管从他的主观角度看,这一现实是陌生的、被剪裁过的。这样的个体就无法被成功地社会化。原因就是,在他的社会定义的现实与主观现实之间存在着不对称。

34、在主观现实的维护中有两种现实:例行维护(用于日常生活的内化现实)、危机维护(用于危机情境),这种维护的实现工具是大部分呈隐性性质的交谈。

35、人类活动的惯例化(habitualization)——铸成模式(pattern)

36、我们与他人共享着日常生活现实,但是日常生活中的他人是如何被我感知的呢?

37、l 次级社会化:泛指之后的过程,将已被社会化的个体引领到社会客观世界的新领域中

38、认同显然是主观现实中的一个关键元素。与所有的主观现实一样,认同与社会之间形成了一种辩证关系。认同是由社会过程形塑的。一旦结晶,它就会被社会关系维护、修正乃至重塑。社会结构决定了在认同的形成与维护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过程;反之,由有机体、个人意识与社会结构的交互作用所造成的认同又反作用于给定的社会结构,同样对它进行维护、修正甚至重塑。

39、在开篇绪论部分中,作者首先界定本书的写作风格是非哲学式那般穷尽概念的推演,作者明确指出“现实”(Reality)和“知识”(Knowledge)是需要从常人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并且溯源知识社会学,其理论资源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尼采哲学和历史主义,这意味着知识社会学在理论上偏重于探讨认识论的问题,经验上则侧重思想史。从研究路径上来说,彼得·伯克是从涂尔干“自成一体的现实”和韦伯的“行动的主观意义群”出发,从而把握社会的客观事实性和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40、当象征世界成“问题”的时候,具体的世界维护手段就是必要的。所有的社会现象都是由人类活动在历史中制造出来的建构物,没有任何社会是完全理所当然的,象征世界更不会是这样。每一个象征世界天生都是有问题的。

41、综上,象征世界对所有离散的制度过程进行了综合,整体社会的意义因而得以浮现。特定制度和特定角色都需要在一个综合性的意义世界中定位自身,以此寻求正当化。在参照了权力与正义的宇宙秩序后,政治秩序就得到了正当化,而政治角色也被正当化为这些宇宙原则的代理人。象征世界就是人类意义能够投射的最远距离。

42、只有当主体间的沉积能够在某种符号系统中被客体化时即共享经验有可能被重客体化时,即共享经验有可能被重复客体化的时候,我们才能将其说成是社会的。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这些经验才有可能被传递给下一代。客观上可用的符号系统赋予沉积经验以匿名性,把这些经验从具体个人的原始背景中分离出来,使它们对于现在或将来身处该符号系统中的人来说都是可用的。经验也就由此获得了很好的传递性。原则上讲,任何符号系统都具有上述功能,而语言通常来说是这里最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言将共享经验客体化,使所有使用语言的人都可以运用这些经验。它就是集体知识库的基础和工具。语言也进一步为新经验的客体化提供了方法,使其能够进入已有的知识库。

43、本书应该被视为“社会互构论”的开山之作:社会是人的产物,人是社会的产物,人和社会是相互构建的。(谢立中北大社会学系教授)

44、l 初级社会化:儿时经历的第一次社会化,个体由此成为社会的一员

45、制度的上述物化也适用于角色的物化。在自我意识中,那些已通过角色而被客观化的部分也会被视为一种无法避免的命运。这样个体就可以逃避一些责任。“在这件事情上我别无选择,我所处的位置(丈夫父亲将军大主教董事长匪徒刽子手)决定了我必须这么做”。

46、在意识的前理论层次和理论层次都可能发生物化。在普通人的意识中也存在物化,而且这种物化在事实上更具实践意义。另外,我们不能将物化看成对社会世界的原始非物化理解的对立面,将其视为一种误入歧途的认知。

47、维护象征世界的概念装置始终系统地结合了认知和规范两种正当化。维护象征世界正当化所需要的那些资源,多半是在更高的理论整合层次上对各项制度的正当化的追加阐释。因此,在解释图示和训诫图示之间就存在着一个连续体,其两端分别是最低理论层次的正当化和详解宇宙的宏大智力构造。

48、如果这种初生制度的建构与维持只发生在A和B的互动中,那么即使它在这种有限的互动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也较为脆弱,易被改变,甚至带有嬉戏的成分。然而,当制度被传向下一代的时候,这一切都改变了制度世界的客观性既会变“厚”,也会变“硬”。在人们眼中,制度世界就是客观事实。它有自己的历史。这一历史在个人出生之前就存在了,人们无法通过回忆来追溯它。个人的生命只是社会的客观历史中的一个片段。作为一种具有历史性和客观性的确凿存在,制度对个人来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49、这本书的研究计划构思于奥地利西部阿尔卑斯山脚下(偶尔也包括山顶)的一些闲谈中,那还是1962年的夏天。初始的写作计划也早在1963年就制订出来了。按照当时的设想,另一位社会学家和两位哲学家也会加入我们的工作。但由于不同的个人原因,我们两人以外的其他参与者最终都退出了。不过,我们还是非常感谢汉斯弗莱德·凯尔纳(现任教于法兰克福大学)和斯坦利·普尔伯格(现任教于法国高等研究院)不断给出的批评意见。

50、日常生活的现实是理所当然的,它简单地存在着,并不需要额外的论证。同日常生活现实相比,其他类型的现实仅以有限意义域(finiteprovincesofmeaning)的面貌出现。它们是至尊现实的飞地enclaves,有着限定好的意义和经验模式。处于有限意义域时,人们的注意力从日常生活中转移开了。在转向有限意义域之时,注意力所发生的转移是根本性的,此时意识的紧张点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宗教体验中,这种转移被贴切地成为“跃迁”但即使在跃迁发生的时候,日常生活现实仍然保持着它的至尊地位。语言最能说明这一现象。一旦用日常语言来解释有限意义域的经验,我通常就会“扭曲”后者的现实。

51、对卢克曼来讲,每当他回忆起自己在霍巴特学院(HobartCollege)的联合教学期间以及另外一些场合中那些富有成果的交谈时,就会由衷地感激弗里德里希·滕布鲁克所提出的那些想法。伯格也要感谢库尔特·沃尔夫和安东·齐德菲尔德在本书观点形成过程中一直给予的关注和批判。

5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53、(2)留言只要与本文相关即可予以显示出来,所有留言中点赞数排在前20位者获得抽奖资格,被抽中的3位读者朋友每人可获赠《现实的社会建构》一本。点赞数统计时间为2019年05月26日0时整。

54、交谈中语言的客观化产物成为个人意识中的客体,持续使用同一语言将生命经验不断客观化就是最基本的现实维护实例。“共同语言”——最宽泛的意义上,所有使用同一语言的人都属于能帮助自身维护现实的他人。

55、  三是要建立信用记录归集制度,有效消除信用信息“壁垒”和“孤岛”现象。信用信息公开是一种世界潮流和国际惯例。需要打破目前各系统和部门信用信息的分割、分散、封闭格局,建议组建全国性的信用信息征集机构,专门负责征集、保存社会成员和组织的信用信息。明确规定公安、法院、工商、税务等相关政府部门所辖信用信息向社会公开,发挥银行、保险、社区等社会组织机构的作用,及时提供所辖成员真实的信用记录。我国在征信平台的建设上,应该尽快实现四大系统信息平台的对接与整合,即金融系统的个人和企业信贷的信用信息平台,工商管理的个人和企业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平台,公安系统的个人与企业的法律惩罚信用信息平台,保险、电信、水电、房租等系统的缴费信用信息平台。运用信用记录和评价,不断削弱不良信用记录者的社会化生存资格而遏制欺诈失信行为的发生。

56、Ø 与“思想”相比,常识性的“知识”才是知识社会学的焦点,正是这种“知识”构造出了所有社会赖以维系的意义之网。

57、这样的知识是制度化行为的动力。它定义了行为的制度领域和其中的所有情境,也定义和建构了情境中的角色。实际上,它控制和预测了所有的行为。由于这些知识都是社会客体化的,因此它们就像是关于现实的普遍真理体系。任何对制度秩序的剧烈偏离都会显得背离了现实。这些偏离会被理解为道德败坏、患有精神疾病或无知。这些对越轨者的精致划分需要不同的治疗,但它们都指出了一种对特定的社会世界的认知缺陷。通过上述过程,特定的社会世界就变成了“世界”。知识(有点儿像常识)位于社会基本辩证法的核心。在外化得以生产出客观世界的时候,它提供了“程序化”的通道。借助于语言和以语言为基础的认知工具,知识将世界客体化了。因此有关社会的知识可被理解为一种“实现”,它具有两层意义:一是客体化的社会现实被理解了,二是这一现实被不断地生产出来。

58、需要强调的是,维护世界的概念装置本身是社会活动的产品,它们和集体的其他活动之间无法隔离。而且,特定的概念装置是否能成功运作与运作者所拥有的权力有关。与替代性象征世界的对抗其实是一个权力问题。它决定了哪一种定义对社会来说才是说话算话的。二者之间谁会胜利,更取决于权力,而不是看哪一方的理论更加精巧。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往往是粗鄙的军事力量。权力越大的人越有机会将自己对现实的定义强加给别人。

59、对于现实的维护来讲,我们不难区分出两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类型:例行维护和危机维护。前者用来维护日常生活中的内化现实,后者则用于危机情境。二者在本质上包含相同的社会过程。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我们留意的差异。

60、所有人类活动都有可能被惯例化(habitualization)。任何一种行动在被不断重复后都会被铸成一种模式(pattern),人类可以不费力地进行复制。惯例化进一步意味着,人们在未来也能够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省力地完成这个行动。对个人来说,惯例活动也有意义,只是这种意义被嵌入了他的日常库存知识。惯例化带来的好处是它能在心理层面缩小人们的选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