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语录网

经典语录

精选刘裕杀尽司马氏(70句文案)

时间:2023-08-23 10:13:43

刘裕杀尽司马氏

1、而魏国第四任皇帝曹髦更是被司马昭部下杀死,到了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主政,干脆废黜魏元帝曹奂,自己当起晋国皇帝来了。所以,刘裕灭了东晋司马氏,可以说是为曹魏报了夺位灭国之仇,曹氏氏族当然要拍手称快了。

2、自从陈群对魏文帝曹丕提出九品中正制以来,中国的权力便几乎操持在世家大族手中,但是自从刘裕代晋称帝以来,却是打破了这一局势,形成了“寒人掌机要”的局面,刘裕麾下的文武诸臣,比如心腹刘穆之,多为寒门出身。

3、比如在公元420年,57岁的刘裕在强迫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成功建立刘宋政权登上帝位后,他接着就“惦记”上司马德文了。虽然丢了帝位的司马德文以零陵王的身份定居秣陵,看上去公益无害。(刘裕杀尽司马氏)。

4、刘裕之所以屠杀司马皇族自然不是那么简单,实际上是他饱含深意做出的决定。魏晋南北朝以门阀士族为尊,当时比较著名的士族有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琅琊王氏、弘农杨氏、陈郡谢氏、清河崔氏等等。

5、三国时期的刘备,刘备扛着恢复汉室的大旗,想要从新竖立刘汉政权,不外在刘备离世后,司马氏将其灭掉,汉室复国的进展不再。因而刘裕从道义上或许感情上天然而然对司马氏憎恨不已。将司马氏残杀后,也能够获得其他刘氏势力的支撑。

6、世家大族的人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不会主动献出自己的利益,因此,国家必须要用暴力从大族手中夺回利益。

7、不料他又表辞不受,恳请归藩,不干了,弄得安帝很无奈,只好指使百僚当面劝谕,但他仍不受命,始终请调外镇。在刘裕的软缠之下,安帝迫不得已改授刘裕为都督荆、司、梁、益、宁、秦、雍、凉八州军事,再加上原来已封的杨、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共十六州都督,驻守京口,刘裕才拜命受职。此时,刘裕已掌握了晋朝的大半江山,他大权在握,把持朝政,篡权有了基础,其居心也就昭然若揭了。

8、在此情况下,如果再保留着司马氏的特权,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再度引起混乱。

9、但是在刘裕之前,新皇登基就屠尽前朝王公贵族的做法并没有流行。无论是在春秋战国还是在汉朝,这种情况都很少。

10、刘裕的身世或者连刘备都不如,刘备好歹照样中山靖王后裔,是正经的刘汉宗亲,而“人道寄奴曾住”的刘裕曾叫刘寄奴,听名字就知道身世很差。是以刘裕对世家富家一向有敌意,在即位后鼎力提升寒门后辈,打压那些世家富家。

11、刘裕出身行伍,军功了得,从底层庶人变成杀伐果决将军了。对于东晋帝室的颓败,他是亲历者。做为势力权臣,更需心狠手辣。

12、东晋朝政局不稳,司马皇族争夺皇位时,刘裕趁机掌控了东晋朝的实权,从此成为真正的东晋朝首领。在他两次北伐后,刘裕成功篡位成为宋朝的第一任皇帝宋武帝。随后,刘裕对待司马氏一族的态度证明了他是汉室的后裔。在他即位后,马上下令诛杀全国所有的司马姓氏者,这样的举措是刘裕宣泄对司马氏的仇恨。

13、而却是刘裕一直以汉室宗亲后裔自居,所以刘裕杀司马一族这里面有泄寺恨的嫌疑,这样一来,他也安抚了汉室残余势力的情绪,因此获得了刘氏的势力以及老百姓们的支持。

14、当时,刘裕看到时机成熟,就命令d徒傅亮草拟好禅位诏书,入宫逼迫司马德文誊抄。

15、当初,刘裕派人写好了禅位文,让司马德文誊抄,他很识相的接受了,并对身边的人说:“我早就想这样做了,要不是刘裕,晋朝早就被桓玄篡夺了,如今能够多保存20多年,已经是上天保佑。”

16、东晋末期,在刘裕等人的努力下,有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局面。然而晋安帝却是位先天愚笨的人,毫无威信,下属臣子各自为政,内乱频发。刘裕派人杀害晋安帝,立晋恭帝司马德文。后晋恭帝被禅位,不过依然被刘裕派人用被子捂死了。有人评说刘裕是为了报复司马氏灭蜀,让汉朝国祚再也无法延续。所以才灭司马皇室后人。私以为纯属无稽之谈。刘备真是刘邦之后就惹人怀疑,事隔几个朝代的人还会对隔朝产生归属感吗?就是同朝皇室还不断操戈,恨不能取而代之,刘裕不可能产生这种为了前朝要报复后朝的情怀。

17、为了能够让后代顺利继承王朝大业,刘裕将东晋的司马一族进行斩草除根了。后来刘裕称宋王之后,对待司马家族的后人还是不错的,当时刘裕为了缓冲,先是立了马德文为帝。不过刘裕根本不是让司马德文真真正正的做皇帝,而是为了巩固基础。

18、假如刘裕是为了自己称王称霸,去屠杀司马家族,这个理由似乎比较充分。古代的枭雄心中,皇帝是一个至尊的地位。能够登上皇位就拥有了无限的权力,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一个皇帝对前朝有影响力的家族赶尽杀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是排除异己的一种残忍的行为,刘裕为了维护自己的帝王事业杀司马家族,似乎也是有道理的,没有什么问题。

19、综上所诉,刘裕这个出身贫寒的皇室后裔,本身的特殊性导致他灭掉司马家族的原因有很多。这些原因似乎每个都可以讲通,放在一起又有些矛盾。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些原因相辅相成环环相扣。霸业加上改革的外衣,灭掉司马家族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20、刘裕起自布衣,自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随刘牢之与孙恩交战崭露头角开始,到元兴三年(公元404年)起义、推翻桓玄的大楚政权,十余年间,他削平群雄,一次西征,两次北伐,灭掉了南燕、后蜀、后秦三国,威震四海。其间,可谓是辛苦备尝,时至今日,他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然而,在欣喜之余,缠绕着他的却更多的是孤独和忧虑。

21、而宋代表什么呢?宋国其实是殷商遗族,原本是商人后代,在周朝灭商后将殷商后人封于此,而刘裕也是汉室遗族,晋国将前朝遗族的刘裕封为宋王不是很合适吗?而且刘裕看上去也是挺满意的。

22、这种说法当然不准确。刘裕并没有下过这样的诏令,南朝宋建立后,仍然有不少司马家族的后人还活得好好的,只是受到非常严格的管束,形同囚徒罢了。无论是《晋书》、《宋书》,还是《南史》和《资治通鉴》这些权威资料,都没有记载刘裕下令把司马家族斩尽杀绝之事。可见,此事是谣传。

23、从此,躲到偏僻地区求生存,生活虽然艰难,但是过得也算安稳,一代传一代,到刘裕这一代,已经是刘交二十多代的传人了,虽然时间已经久远,但是身上留的汉室宗亲的血液并没有因为时间而被遗忘。刘裕不同于刘交,他不甘平庸,认为自己是正统的皇室后代,而司马氏得到的天下是窃取汉室的,所以当刘裕有幸登基后,自然不会放过窃取自家皇位的叛徒。

24、刘裕本来就是想杀一个人,可是到了下边,就变成了灭掉司马一族,本来要灭一族,到了最后刘宋王朝的司马一族可是遭了大难了。这样一看的话说刘裕是替曹魏报仇纯属无稽之谈,首先刘裕是楚元王刘交的后人,刘交是刘邦的亲弟弟,所以论血脉那是正经八百的汉室后人,怎么可以说是给篡位汉室的曹魏报仇呢?还有就是刘裕可是从很小的时候就从一个小兵慢慢摸爬滚打一步一步慢慢白手起家当上皇帝的。

25、但刘裕绝对是个地道的市井无赖之徒,什么打架斗殴鱼肉乡里,街头混混能干的他一样没拉下,尤其喜欢去赌场扔两把骰子。可那时的赌坊老板一定想不到:这个经常在赌桌上输得掉裤子的赖皮小子,最后却赢回了千万金钱都买不来的好东西---江山。

26、然而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出身寒门的刘裕,却偏偏登上了晋王朝政治权力的最高舞台,主宰着整个东晋王朝。但是别看刘裕权高位重,实际上当时的世家大族却是根本看不起刘裕,甚至暗中准备反对刘裕,因为刘裕打破了规则,世家大族才应该掌握政权,寒门就老老实实的做贱民好了。

27、刘裕登基后,降司马德文为零陵王,把他迁到秣陵。正朔、车驾、服饰都依照晋朝规制,由冠军将军刘遵考带兵看管。

28、但南朝刘宋王朝的开创者宋武帝刘裕,在这件事儿上,却是个绝对例外。

29、司马家族不能控制南朝局面,“帝国CPU”必须更换

30、然而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出身寒门的刘裕,却偏偏登上了晋王朝政治权力的最高舞台,主宰着整个东晋王朝。但是别看刘裕权高位重,实际上当时的世家大族却是根本看不起刘裕,甚至暗中准备反对刘裕,因为刘裕打破了规则,世家大族才应该掌握政权,寒门就老老实实的做贱民好了。

31、许多人说因为刘裕痛恨司马家族搞出了五胡乱华的悲剧,所以刘裕对司马家族痛下杀手。这当然是够扯的了。对刘裕而言,他最看重的是权力,至于五胡乱华这些事,他哪能放在心上?刘裕出身社会底层,而五胡乱华到东晋末期时,已经过去了近百年,刘裕恐怕连五胡乱华这事都没听说过。即便他听说过,他也不会把这事放在心上,看看他北伐时的做法就知道了。他主动放弃北伐时取得的战果,急匆匆率军南归篡位。

32、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史家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33、再是刘裕从寿阳急征建康,逼恭帝禅让,也是背着恭帝,按照事先设置的计划,由傅亮自书草诏,逼恭帝照稿抄录后,成功实施的。

34、刘裕斩杀司马德文的用意便在于此:那就是他要改天换地,彻底开启寒门掌权的新时代!司马德文一死,刘裕用屠杀手段血腥的震慑了高门大户,与此同时又消灭了他们反对自己的武器,虽然手段稍嫌粗暴,但不能不说是有效的招数。

35、针对刘裕杀死晋恭帝司马德文一事,胡三省《资质通鉴音注》中评价:“自是之后,禅让之君,罕得全矣”。从此之后,禅让之君几乎难以保全性命。

36、唐朝造反率最高的职位,谁干怕谁反,光皇帝就出了5个

37、刘裕称帝的时候已经57岁高龄了,所以,他看到自己年幼的长子,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国家交到自己的孩子手中,他不禁对东晋的司马一族进行斩草除根了。等刘裕皇位稳定后,一场腥风血雨开始了,晋朝司马家族被屠杀殆尽!

38、太安元年(302年),曹奂病逝,享年五十八岁,也算是寿终正寝。

39、谈完这些细枝末节,再来聊一聊重点,细心地读者会发现,上文数次把"屠杀王公贵族"和"屠杀皇族"混用,其实这就是笔者要表达的核心意思。

40、在此基础上,南渡的世家大族大多支持容易掌控的司马氏,而刘裕推行的策略,很多还和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相冲突。所以,因为担心这些世家大族会帮助司马氏的后人复国,刘裕决定对司马家族斩草除根,以此断了这些人恢复东晋的念想,从而巩固刚刚建立的南朝宋。

41、东晋王室偏安,因此世家大族实际上与皇帝共掌政权,所谓的“王与马,共天下”,“谢与马,共天下”也就是这个道理。而刘裕是什么人?往好听了说,他是汉朝后裔,往难听了说就是个寒门贱人。刘裕的父亲刘翘不过是个低级官员,工资勉强可以养家糊口,以至于刘裕不得不“织席贩履”来维持生活。

42、其次,当时汉朝已经灭亡多年,虽然也有人认为两晋取代曹魏和汉得国不正,有怀念汉室的呼声,但是总体上来说,复兴汉室的支持者不多,尤其是士族,他们可不愿意皇朝像两汉一样强势。

43、刘裕北伐取得的成就不容磨灭,后来关中虽复失,但河南、山东、淮北已划入南朝版图。将南朝的防线推进到了潼关、黄河一线,保障了江淮流域。后来的宋魏间战争,多在这些土地上进行,使长江流域得到较为长期的安静,为“元嘉之治”的出现提供了北部疆域屏障。

44、一切准备就绪后,于420年,正式篡夺司马家族江山,建立刘宋王朝。

45、历史上的晋朝建立在曹魏的基础上,即使是正史三国志也是以曹魏记载为主线的。司马昭去世之后,其子司马炎继承相国、晋王之位。公元256年司马炎逼迫曹奂让位,篡夺了曹魏江山,建立西晋。

46、因此刘裕很担心自己如果哪天死后,没人震慑了的门阀会借机发难,拥戴司马皇族复辟。因为这样的教训在前朝太深刻了,所以灭掉司马族,就是一种政治正确性,也是一种必要了。

47、帝王虽然有杀前臣的想法,可是都没有像刘裕这样将司马家族屠尽,这种残忍的程度是历史上的帝王所没有的。先秦以及秦汉时期,封建的仁义道德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帝王虽然永远有无上权力,可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名声也不会轻易屠尽前代的臣子,反而多有厚待。

48、所以,在对司马家族痛下杀手的同时,刘裕也对整个刘宋王朝的豪门们,采取严厉的高压政策:比如他拿赫赫有名的“京口刁氏”开刀,将这个显赫一时的家族几乎杀绝,其财产“令百姓称力而取之,弥日不尽”。与之同时推出的,还有严厉的“土断”政策,迫使豪门吐出大片被侵占的土地,百姓的负担也大大减轻。他在位时间不到两年,但曾经危机四伏的刘宋王朝却幡然重振,接下来步入到“元嘉之治”的辉煌里。

49、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刘裕放着那么多“恩养亡国之君”的例子不学,非要铁了心把司马家族赶尽杀绝呢?首先一个原因很残酷:时代不同了!

50、到了公元420年的时候,刘裕逼迫司马德文禅位。可是司马德文非常痛苦的禅位,不过这样的举动没有保住司马家族的后人。刘裕本来想杀司马德文一人的,可是当命令传到手下时,就变味了。到了手下时,变成了灭掉司马家一族。

51、因此,到刘裕建立刘宋时,政权的建立基础已经变了。世家大族的联盟难以为继,只能有一个政治中心和利益中心,因此刘宋完全是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之后的齐、梁、陈都是这样。

52、刘裕的时间不够,如果刘裕是二代或三代,经过长时间的整合,大部分反对势力会逐步清理出局,自然可以对司马氏宽大处理。刘裕清除司马氏后一年多就去世了。因此,这是刘裕为了死后刘氏地位稳固而不得不做,因为他担心死后,他的反对派很容易又把司马氏的大旗举起来,而把司马氏清除掉,反对派彼此牵制,群龙无首,反对派的力量分散,对刘氏的威胁就小了很多。

53、后来东晋时期的权臣桓温,行过废立之事。公元371年,桓温废黜了皇帝司马奕为东海王,但是他没有杀司马奕;桓温死于373年,而司马奕活到了386年。

54、可刘裕依然不肯罢休,眼看着司马德文每天和妻子褚氏躲在屋里,连每天喝水吃饭都是褚氏亲自试吃,实在是不好杀。但刘裕硬是放出大招,先派司马德文的两个小舅子上门引开褚氏,再派人闯进屋里闷死司马德文,彻底把这亡国之君“解决”。

55、形势使然,不杀不行!主要因素如下:东晋是门阀士族的天下,刘裕崛起,是军阀取代门阀,但门阀的势力仍然雄厚(门阀彼此牵扯,任何一个门阀想当皇帝,都会被其它门阀合力拉下来,这从东晋的历史可以看出来,门阀是不希望上面有强势皇帝,希望上有弱势皇帝,实权由门阀共享),刘裕以军事强人的称帝,但反对他的势力也不小。

56、司马德文欣然接受,立马执笔抄写,并对左右说:"桓玄篡位时,晋室已经失去天下了,因为有刘公(刘裕),才延长了将近二十年的国祚。今天做这件事,是心甘情愿的。"司马德文这话,恐怕是真心的,事已如此,能够有这个境界,也是难得的明智。

57、经过几十年的生死打拼,刘裕凭借巨大的军功,在朝廷的地位显赫无比。

58、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刘裕是汉以后,唐以前的历史中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

59、因为士族利益过大,已经影响了国家利益。士族有私人军队、有部曲、有财政税收等一整套体系,截留了国家的收益;一旦对皇帝不满,还会起兵反叛。

60、到了公元420年,刘裕正式取代东晋,建立了刘宋。东晋灭亡后,司马德文被刘裕废为零陵王,同年九月,刘裕派人杀害了司马德文。并且,刘裕还杀害了不少东晋皇室,促使一些司马氏为了避祸而更改了姓氏。对此,在笔者看来,刘裕篡位后,之所以没有善待司马家族,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61、刘裕虽然留着汉室宗亲的血液,但是毕竟不是在皇家的环境之下长大,跟随祖先成为一个平民,从小生活艰苦,受人白眼,所以,论出身,刘裕的出身毕竟卑微,无论刘裕怎强调自己身上留着皇室的血,但依然抹不去成长环境落下的烙印。

62、刘裕灭司马氏一为了威慑氏族,二为了斩草除根。

63、其实在汉之后各代选择国号都是从春秋战国中寻找的,比如曹魏选择魏是战国七雄之晋朝选择的晋是春秋霸主,还有孙吴的吴,十六国里的后秦前燕各国都能从古代找到相应的国号,刘裕选择的宋也不例外。

64、在刘裕看来,如果司马家族联合士族的力量搞复辟,把他一手打下的江山,又夺了过去。这是他不可承受之重。稳固刘宋江山,是刘裕一切行动行为的总方针。在这个总方针的指导下,刘裕采取了诸多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屠杀司马家族。

65、为汉室复仇。刘裕是汉朝藩王楚元王的子女,尽管不是刘邦的后裔,但祖上和刘邦也是亲兄弟关系。而刘裕在篡位时,则是以刘汉宗室后裔自称的。

66、具体来说,刘裕自幼家贫,后投身北府军为将。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反抗势力;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凭借着巨大的战功,刘裕得以总揽东晋大权,官拜相国、扬州牧,封宋王。

67、刘裕为什么非要杀掉司马德文?这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道德品行的问题,而是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

68、刘裕所以要把司马一族杀光,道理其实很简单。首先是汉和曹魏政权的恩怨。汉献帝被曹丕逼迫退位之后,刘备扛起了汉室宗亲的大旗,但遗憾的是刘备去世后刘禅上位,不久就被司马氏击灭。汉室江山彻底灭亡了,这种灭国之恨一直笼罩在汉室后裔的头脑中,而刘裕一直以汉室宗亲的后裔自居,所以,刘裕杀司马家族有为先祖报仇的可能,更主要的是,这样一来,也能安抚汉室残余势力的情绪,获得刘氏势力以及天下百姓的支持。还有一点,就是司马氏内斗引发的八王之乱,导致天下大乱、五胡乱华的局面,给中原地区的百姓造成了灭顶之灾,实属历史的罪人,因此屠杀他们有可能赢得一部分民心。

69、当年晋宣帝司马懿本是魏明帝曹睿的托孤大臣,可是司马氏父子却辜负了曹睿的重托,发动政变诛杀大将军曹爽,篡夺了魏国的军政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