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语录网

经典语录

精选看破红尘的意思(84句文案)

时间:2023-09-07 10:39:08

看破红尘的意思

1、是一种自我思维突破的过程,在行为上一般采取消极逃避的策略和行为,例如遁入空门、隐居等行为方式,通常把看破红尘理解为认识万物皆空的道理后,放下对金钱、权利、名利、美色等欲望的追求和执着,对生活中的事和物采取置之度外的态度和行为。

2、看破红尘,保持自我内心安宁是有用的,但其消极的行为不利于国家、社会、家庭的发展和个人责任的担当。

3、首先,看破红尘的人,懂得人与人走得太近是一场灾难。

4、   西汉班固《西都赋》中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用以形容西都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其后,唐卢照邻诗《长安古意》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期红尘暗天起”;宋程颢诗《秋月》有“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中云“有城曰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5、    如果非要从“看破红尘”中找到佛教的正知正见,则是:(看破红尘的意思)。

6、俗语看破红尘,谓看透尘世的虚妄污浊,不足留恋。常用以形容达观、洒脱。

7、(出自):汉·班固《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8、出自两汉班固的《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行人充满市区、溢出城郭、流入成意思是百上千的商店。滚滚的红尘四处弥漫,卷卷的烟霭连接云天。

9、“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

10、(出自):汉·班固《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11、那知孙寡妇已经先看透了秘密所在,将假货送了过来。

12、小小年纪,就好像看破红尘,缺少年轻人应有的进取心。

13、(以下文章仅提供合适因缘之人参考,若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14、欲解脱,则必须认识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金刚经》把它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若身心处于六尘世间,而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就不会起烦恼,称为解脱之人。

15、看破红尘,有顿悟和渐行两种方式。看破红尘,保持自我内心安宁是有用的,但其消极的行为不利于国家、社会、家庭的发展和个人责任的担当。

16、  通常都说看破红尘就是落发为僧,那可能是指仕途失意、事业失败、婚姻离散、家庭破碎,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信心和勇气,在穷途末路,心灰意冷之余,就到佛门中找一条安稳偷生之路,所谓:伴著青磬红,了此残生。这景象是非常消极、悲观,甚至悲惨的!佛门中的确有这种人,但这绝对不是进入佛门学佛者的通途和正途。

17、热闹喧嚣人流扬起的尘土,从四方合拢,充满全城,尘土与烟云都连在一起。

18、   所谓看破红尘而出家,并非消极遁世的想法,而是指能够看破世间诸有,不再贪恋造罪的意思。也就是进学佛法,以了解证实诸苦的原因,以及脱离世间诸苦的真理。

19、现代汉语中的看破红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看穿人世间的一切,指对生活不再有所追求。

20、  以佛教的观点看,第一类人是凡夫根性;第二类人,类似小乘根性;第三类人,类似大乘根性。不过,若以佛法化导,第一类人虽是凡夫,也能够渐渐获得智慧,洞察世间现象,为人们减少烦恼,为社会减少灾难。第二类的小乘根性,则至少不会愤世嫉俗,或者寻短自杀,而会积极修行,早求出离生死苦海。进而也能为人间留下自我奋发,自我救济的模范和典型。第三类大乘根性者,则能由于佛法的化导,而赋予无限的生命、无穷的悲愿,生生世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佛化人间,成就佛国净土;不仅度人,也要度尽一切众生。他们不会因阻挠而失望,也不会因便利而狂热;时时努力于因缘的促成,默默地耕耘,成功不必在我,却永远精进不懈,像这样的学佛态度,当然与看破红尘的观念了不相关。

21、《镜花缘》第四十回:“到了次日,并不约我,却一人独往,岂非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索么?”

22、  其实,佛法中不讲红尘,也没有“看破红尘”一说,只讲过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必须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才能产生身心现象。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的行为,佛法称此为“造业”。

23、(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泛指家庭的乐趣

24、   若是识破名,则能如同佛之行德修净,以名闻四海,天人皆敬。因为佛能以德扬名,令众生皆敬重其慈善、功德。佛的妙慧发用,能救渡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苦海。此类名气,方才值得欣慕赞叹。

25、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

26、这种事都是没道理的,如果真琢磨出因果来,那不是看破红尘,就是命不久已了。

27、佛教所说的“尘”,系译自梵语pajas,意为污染,谓能污染人的真性。“尘”又与“境”同义,指外部一切感知认识的事物。佛教认为,尘境是一心所变现的,并非真正的客观实在,属于虚妄的“似外境现”。后因以红尘指虚幻的尘世间。

28、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回:“到了次日,并不约我,却一人独往,岂非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索么?”

29、“看破红尘”这句话亦非佛家所用,而是中国古来的文学家受到道家自然无为的影响,以及后来隐遁之士厌倦官场虚幻的富贵生涯、向往山林的田园生活,而经常使用的辞汇。所以,看破红尘就是从烟云似地繁华生活,隐退到自由、简朴、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环境中。

30、(解释):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31、   其次,“看破红尘”也不是佛家的讲法。

32、(近义词)参透机关、与世无争、四大皆空、超然物外

33、    其次,信佛、学佛不一定就要出家,出家也不代表着避世。信佛、学佛、出家的目的,在于去了知世间万事万物的真谛,从而更好地拥有觉悟的生命,让自己及世间众生解脱烦恼、超越轮回。

34、  可见,佛法所谓的六尘,是指身心所处的环境。繁华的富贵生涯,固然是属于六尘,隐退的自然生涯,也没有离开六尘,因此,禅宗有言「大隐隐于市廛,小隐隐于山林」。这也就是说,心有所执,身有所系,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都不自在。山野的狂风、暴雨、恶兽、猛禽、毒虫,或所谓穷山、恶水、泼妇、刁民,都会引起你的烦恼;如果心无挂碍,处于皇宫、华厦和居于洞窟、茅舍都是一样的,何必要去分别。

35、  西汉班固的《西度赋》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是描述了西度长安时,看到的人多、事多、钱多的豪华热闹的景象。

36、欲解脱,则必须认识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金刚经》把它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若身心处于六尘世间,而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就不会起烦恼,称为解脱之人。

37、佛教在中国常常受到误会,一般人常把逃避现实、隐遁于山林的风气和现象归之于佛教的信仰以及学佛的结果。其实佛法中不讲红尘,也没有讲看破红尘,只有讲到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

38、《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看穿人世间的一切,指对生活不再有所追求。

39、佛教所说的“尘”,系译自梵语pajas,意为污染,谓能污染人的真性。“尘”又与“境”同义,指外部一切感知认识的事物。佛教认为,尘境是一心所变现的,并非真正的客观实在,属于虚妄的“似外境现”。后因以红尘指虚幻的尘世间。

40、看破红尘淡泊名利永远是成功者的专利,对小人物而言,欲望才是生存下去的救命稻草。

41、通常都说看破红尘就是落发为僧,那可能是指仕途失意、事业失败、婚姻离散、家庭破碎,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信心和勇气,在穷途末路、心灰意冷之余,就到佛门中找一条苟安偷生之路,这景象是非常消极、悲观甚至悲惨的!佛门中的确有这种人,但这绝对不是进入佛门学佛者的通途和正途。

42、也许是看破红尘吧!他从职场退下后,半路出家,皈依了佛门。

43、    人们既可以造恶业,也可以造善业。不同的是,造恶业的人,将下堕地狱、饿鬼、畜牲的三恶道;而造善业的人,则还生为人,或生天界,享受人天的福报。但是,不论是下堕或是上升,都在世间的轮回生死苦海之中。如果想要得到解脱,则必须认识到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金刚经》把它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若身心虽处于六尘世间,但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就不会起烦恼,达到这样境界的人,就被称为解脱之人。

44、  至于出家学佛,可以包括社会的一切阶层,且绝不为逃避现实,乃在和睦人间、净化人间,也就是佛化人间。如果学佛之后要离开人间,离群索居,那就违背了佛化人间的旨趣。在家学佛,在五戒、十善的生活原则下,对于家庭、社会、国家都应尽责尽分。所以学佛之后的在家人,他会更积极于人间的生活以及分内的责任。这也就是大乘佛教将菩萨的形象分为出家、在家两类的原因;出家菩萨是无牵无挂的比丘相,在家菩萨是福德庄严的天人相。

45、“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看破红尘”这句话亦非佛家所用,而是中国古来的文学家受到道家自然无为的影响,以及后来隐遁之士厌倦官场虚幻的富贵生涯、向往山林的田园生活,而经常使用的辞汇。所以,看破红尘就是从烟云似地繁华生活,隐退到自由、简朴、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环境中。

46、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戏赠看花诸君》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47、西汉班固的《西都赋》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是形容西都长安人多、事多、钱多,豪华热闹。卢照邻诗《长安古意》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期红尘暗天起”,宋朝程颢《秋月》诗中有“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也说“有城回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可见红尘二字都是指世俗的、官场的、富贵人间的繁华景象。

48、    “看破红尘”这个词出自哪里,究竟是什么意思,又是否可以代表佛教的思想呢?

49、(示例):~的老汉,要求全家人都不必难受。◎柳青《创业史·题叙》

50、出处:明代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一心无挂;四大皆空。”

51、西汉班固的《西都赋》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是形容西都长安人多、事多、钱多,豪华热闹。卢照邻诗《长安古意》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期红尘暗天起”,宋朝程颢《秋月》诗中有“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也说“有城回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可见红尘二字都是指世俗的、官场的、富贵人间的繁华景象。

52、  西汉班固的〈西度赋〉,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是形容西度长安,人多、事多、钱多,豪华热闹。在卢照邻的诗《长安古意》中,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期红尘暗天起。」宋朝程颢的〈秋月〉诗中有「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在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一回中也说「有城回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可见红尘二字都是指世俗的、官场的、富贵人间的繁华景象。

53、(示例):这时父亲如果能够保持着相当丰裕的收入,家中当然充满一片~。◎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

54、真正看破红尘的人,往往经历过爱情的沧桑。这些人,在经历了爱情的死去活来,在经历爱情的风风雨雨之后,会突然顿悟了爱情的真谛。也许,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自己遭遇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之后,当看着自己的爱人渐渐地消失了远方的小路上的时候,自己会突然变得“铁石心肠”。而这样的一种铁石心肠,看似“薄情”,其实,是一种对过往爱情划上句号的表现,是一种心如止水地放下。

55、佛教中的看破红尘:“红尘”,原指繁华热闹的所在。

56、(示例):~的老汉,要求全家人都不必难受。◎柳青《创业史·题叙》

57、   饮茶为红尘中的一件琐事,推而至于世间的金钱、名利之看破,亦然如此。看破名利,并不是就不使用金钱;弃绝一切好的名誉。只是了解道:「金钱、名誉只是应现身体一时之需用。生世有身之时,不得不运用金钱、名誉,换取诸物,以维护身体之生存。若是于维护生存之外,另生无有穷尽的储存、积蓄与不断追求之念头,心中因而产生危险与不安的心境,如此才是错误的观念。」

58、释义:到了第二天,却并不来邀约我,只一个人前往,这难道不是看穿一切,顿开茅塞么?

59、    再次,佛教让我们积极面对世间的一切,甚至世俗世界的人们所不敢正视的生老病死、世间无常,都要去积极面对?这岂是一种消极逃避?佛教修法讲求勇猛精进,在寺院中,僧人们也是早晚课勤奋修学,毫无懈怠。哪里曾体现出消极?

60、可见,佛法所谓的六尘是指身心所处的环境。繁华的富贵生涯固然是属于六尘,隐退的自然生涯也没有离开六尘,因此禅宗有言“大隐隐于市廛,小隐隐于山林”,也就是说,心有所执,身有所系,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都不自在。山野的狂风、暴雨、恶兽、猛禽、毒虫,或所谓穷山、恶水、泼妇、刁民,都会引起你的烦恼;如果心无挂碍,处于皇宫、华厦和居于洞窟、茅舍是一样的,何必要去分别。

61、  进入佛门,成为佛教徒,也并不等于出家。佛教徒分为在家与出家两大类,出家只是少数,在家才是佛教徒的多数。出家是全部生命的投入,所谓将此身心施予三宝和施予众生:施予三宝是为求法;施予众生是为度众。施予三宝乃为弘扬佛法、续佛慧命;施予众生则可摄化、救济苦海的众生。能够难舍能舍,难忍能忍,才是出家的正确目的。从难舍能舍而言,是放下名利、物欲;就难忍能忍而言,是承担如来的家业和众生的苦难,故所谓看破红尘实与出家的宗旨无关。

62、意思:四大: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佛教借指坚、湿、暖、动四种性能,并认为人身由这“四大”构成。佛教的说法,指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虚无的。常用来表示看破红尘。

63、第看破红尘的人,对待朋友懂得了君子之交淡如水。

64、什么叫红尘呢?红尘,其实分为红和尘。红为喜悦,红为富贵,红为欲望,红还是诱惑。这些喜悦,富贵,诱惑,就是我们所谓的现实世间种种。而尘,即为尘土,把世间的种种诱惑和欲望看作尘土,稍纵即逝,是为看破红尘的意思。一个人活着,有时候,真的需要摆脱一些过多的欲望,从而看破红尘,好好地过好自己的日子。而看破红尘的人,往往都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特征:薄情。为什么呢?

65、    包括真正的佛教本身,出家、学佛的真义,并不是世俗所理解的悲观消极、逃避现实。事实上,真正的佛教反而是最积极的。

66、其次,看破红尘的人,往往放下了无谓的权钱利益欲望。

67、(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出家为僧

68、(近义词)参透机关、与世无争、四大皆空、超然物外

69、    特别是这个“看破红尘”,可以称得上是世人对佛教最大的迷障。

70、(出自)汉·班固《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71、    然而事实上,许多我们对佛教的了解,很可能都是误解。

72、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而是中国文学的词汇。它原本用于形容飞扬的尘埃或繁华的生活景象。

73、    历来,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红尘”都被用来形容繁华的世俗世界。“红尘”一词最早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出现,略早于佛教传入中国,更早于佛教真正在中土兴盛。况且后世的佛教典籍里,也并未使用“红尘”这个词。

74、佛教中的看破红尘:“红尘”,原指繁华热闹的所在。

75、(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泛指家庭的乐趣

76、看破红尘不把自己的荣辱得失和世界变化放在眼里。

77、他总以为自己已看破红尘,因而常常玩世不恭,游刃有余。

78、人活到一定的年龄,往往会懂得放下和舍得的意义。而真正看破红尘的人,自然也懂得了无谓的权钱利益,只是一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所以,他们在面对一些利益圈子的诱惑,一些拉帮结派的怂恿时,即使是身边的熟人或者好友的拉拢,他们也会变现得不念情义,很“无情”地予以拒绝。这样的人看似很“薄情”,其实,是他们懂得了做人有“度”,不该得的东西,自己就会果断地拒绝。

79、   相对于“看破红尘”并非佛教用语而言,人们对“看破红尘”这个词的理解,所导致的对佛教的误解则更深。

80、    最后,借用禅宗六祖慧能大师那首著名禅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81、  如果以看破红尘的本意而言,是属于消极的,而学佛却是积极的。我们可以把人间的生活形态和心态,分为三类:第绝对的多数是属于恋世型的,对于任何事物都放不下,争名夺利、饮食男女、醉生梦死,苦恼终生而不知生为何来,死向何去?活著的时候放不下,要死的时候舍不得,所以佛称他们为可怜愍者。第二类人是厌世者,他们或是愤世嫉俗,或怀才不遇;或是消极、悲观,对于生命抱著无可奈何的态度。因此,前者会变成玩世不恭,或退出人间社会的大舞台,而过隐遁的生活;后者若不自杀而死,也会逃避现实,抑郁以终。第三类,是属于放得下、提得起的人。他们见到人间的疾苦,世事的危脆,以悲天悯人的怀抱,拯救世间众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即使跋山涉水,乃至于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这就是被后世称为贤者和圣人的型范。

82、(例子)只要参透机关,他的弥天大谎就不攻自破了。

83、对于友情,古人自有“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义气,也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迈。这些描述友情的故事,让我们对友情充满了期待和赞赏。但是,真正看破红尘的人,知道真正的友情,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庄子·山木》:“谓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而这样的一种淡如水的情谊,看似“薄情”,其实,却是“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的淡淡如水,是深深如海的知己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