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语录网

励志语录

精选励志成语故事50字两袖清风(62句文案)

时间:2023-10-18 08:57:40

励志成语故事50字两袖清风

1、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没有擂鼓。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经低落,鲁军才第一次擂鼓。鲁军靠的就是一鼓作气的士气以少胜多,打败了齐军。

2、过了一阵子,诸葛亮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决定统率人马,攻打魏国。出师前,他给皇帝刘禅上了一道奏表,名曰《出师表》,劝刘禅虚心纳谏,重用人才,把心思都用在治理国家方面。

3、奏疏上呈后,明英宗还有些犹豫,说:“于谦是有功劳的(谦实有功)。”

4、王文忍受不了这种诬陷,急于争辩,于谦笑着说:“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罢了,分辩有什么用处?”

5、于谦正和郑通谈得十分投机,管家进来通报,有一个叫“黎民”的送来了一盆万年青,还让管家带来一首诗:“万年青草情意长,常驻山涧心相关。百姓常盼草常青,永为黎民除贪官。”

6、于谦说着,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人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7、后来瓦剌也先无奈,被迫送还明英宗,主动与明廷议和,但于谦仍是积极备战,边境得已安宁一时。公元1457年,明英宗在一帮旧臣的协助下,发动“夺门之变”复辟成功,同时幽禁朱祁钰,害死了于谦!

8、所以他见皇上什么都不带,只有两只袖管里的风。这个成语比喻为官非常清廉。

9、不久霍光病死,霍氏家族的人企图废掉宣帝,立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帝,结果阴谋败露,被满门抄斩。

10、 于谦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嘱管家,一概不收寿礼。

11、战国时,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救赵。田忌准备与魏军主力交锋。孙膑却说,现在魏国的主力部队在攻打邯郸,魏国都城大梁内一定空虚。如果我们直接攻打大梁的话,魏国一定会撤兵回大梁的,这样既可解救赵国,又可给魏国很大打击。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庞涓果然中计,撤军回救大梁,途中遭到齐军的伏击。

12、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东西。

13、(成语典故中主角的结局)之“半老徐娘”:风流成性投井 

14、于谦(113-116),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

15、“土木堡之战”让刚刚立国还不到一百年的大明王朝天塌地陷,似乎已经走到了亡国的边缘;而“北京保卫战”使大明江山力挽狂澜、转危为安。可以说,于谦居功至伟,立下了旷世奇功!

16、《醉翁亭记》讲的是安徽滁县城西的秀丽风景,那里有一座亭子,据说是山里一个和尚建的。欧阳修给这座亭取名为醉翁亭,因为欧阳修常和朋友来这里喝酒。欧阳修酒量小,很容易醉,但他为什么还爱喝酒呢。文章说,醉翁的本意不在酒,而在于欣赏那里的山水风光,他是借喝酒的兴致,以获得欣赏山水的乐趣。

17、元·魏初《送杨季梅》诗:“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18、(典故)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

19、(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20、其实,这个典故来源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一代名臣于谦——

21、有一天,晋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位法官,你看谁能胜任?”祁黄羊回答:“祁午最能胜任!”晋平公说:“祁午是你的儿子,你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怕人家讲你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胜任法官,并没有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22、春秋时期,鲁国有个非常著名的音乐家叫公明仪。公明仪极善弹琴,优美的琴声从他手下流出,听众便会如痴如醉。

23、他当了一辈子老师,有的就是”桃李春风“和”两袖清风“这两种风了。

24、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25、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

26、传说李白小时候不爱学习,一天跑去玩,看到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棒。他很好奇问老奶奶在干什么,老奶奶在磨针。李白不敢相信,老奶奶就说,铁棒再粗,我天天磨还怕它磨不成一根针吗。之后李白开始奋发图强,好好学习,最终成为一为人称诗仙的大家。

27、战国时楚国有位管祠堂的人,在祭祀后把酒分给底下办事的人,但酒不够分,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来,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得最快的人就可以喝酒。

28、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

29、汉朝时,有个少年时叫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

30、《诗小雅》赞:"言惟有德之人,能举似已者也。"相传解狐为祁县东冀里人,为人正直廉洁,做官时也曾举自己的仇人刑伯柳为上d守。柳往谢解狐,解狐说:"举子,公也;怨子,私也,子往矣怨子如初也。"其耿直倔强的性格同祁奚何其相似。祁午也是晋国当时著名的贤才。他"好学而不戏,守业而不淫,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有质直而无流心",任中军尉后,"军无秕政"。袁启疆称祁午"为诸侯之选"。左氏和孔子由此慨叹,"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d。"给祁奚以极高的评价。

31、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32、同“两袖清风”意思相近的成语是“一尘不染”。“一尘不染”原是佛教用语。佛教称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修道者不被六尘玷污,叫作一尘不染,泛指人品纯洁,丝毫没沾染坏习气。两个成语都形容人品纯洁,但“两袖清风”主要指财物方面没有被贪欲玷污,“一尘不染”意思要广泛些,指为人所有方面都纯洁无瑕。另外,“一尘不染”也可形容环境非常干净,“两袖清风”没有这个意思。

33、从此,秦国越来越强大,别的诸侯国对它非常畏惧。

34、成语“大公无私”形容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成语故事:大公无私8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35、祁黄羊毫不犹豫地说:“祁午能够担任这个职位的。”

36、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问:“解狐非子之仇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军事长官),其谁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37、我从一无所有上升为应有尽有,而斯巴塞太太处在优势地位却从万贯家财论为两袖清风。

38、古时候,人们习惯把随身的钱物放在袖子中,“清风两袖朝天去”,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于谦为官清廉、不同流合污的铮铮风骨。

39、春秋时,有一天,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官缺额,你看派谁去最合适?”祁黄羊想了想,说:“派解狐去最合适!”晋平公觉得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答道:“你只问我什么人最适合这个职位,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40、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

41、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42、然后,他果然不带一物,两袖清风地上路了。由此,清风两袖(或两袖清风)这个成语便常常被用来形容正直、清廉的品行。成语解释释义: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

43、因此,怀恨在心的明英宗就在儿子被废掉太子位置的时候,下定了要杀掉于谦的决心。

44、几年后,景泰帝病重。朝中的几个投机分子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暗中商议,准备拥英宗复位,史称“夺门之变”。而他的弟弟朱祁钰已是弥留之际,无可奈何了。 

45、(拼音):qīngfēngliǎngxiù

46、翻译:身上飘扬的袖子随风摇曳,随着月色的轻柔,拄着手杖踏上了桥。

47、于谦确实死得太冤,可惜历史不可能重来。不过,如果再给于谦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相信他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也改变不了他的命运。因为于谦一生只知谋国而不会谋身,他忠心报的是整个国家,而不是某个皇帝!

48、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他作威作福,以权谋私,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否则,人家会对你有看法,还会找你的麻烦的。”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风趣地说:“只有清风!我当官是为国为民,不是为了某一个人。只要我为官清廉,认真做事,又何需担心他人?”

49、此外,元朝陈基在《次韵吴江道中》一诗中也有这样的句子:“两袖清风身欲飘,仗藜随月步长桥。”只不过当时这一词语还没有与为官清廉这一意思联系在一起。

50、(励志典故中的主角结局)之“凿壁借光”:贪而身败名裂

51、土木之变,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为明景泰帝.瓦剌兵逼京师,身自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太上皇得归.天顺元年谦以“谋逆”罪被冤杀.弘治谥肃愍,万历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52、成语举例:他一生为官两袖清风,深受群众爱戴。

53、明代的地方官进京见皇帝时,要送礼物给皇帝及权贵,以博取他们的`欢心。兵部侍郎于谦对此事非常反感,他从外地进京时,不但没有带西,还作了一首诗以表示自己的态度。诗中说,虽然当地有绢帕、麻菇、线香等土产,但它们是百姓的生活依靠,当官的要是去搜刮,那百姓可就遭殃了。

54、(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谁担任南阳县令合适,祁黄羊推荐解狐,晋平公问他怎么推荐仇人,他说任人唯贤,解狐不负众望。朝廷缺一个军中尉,祁黄羊推荐儿子祁午,祁午也干得相当出色。孔子说祁黄羊推荐人才真是大公无私。

55、战国时期,秦王嬴政年幼继位,由相国吕不韦辅政,为了笼络人心,增强实力。吕不韦组织人编写《吕氏春秋》,并把这一部10多万字的书挂在咸阳的门市上,宣布谁能指出书中不足。增加或删除其中一字者,赏给其千金。

56、然而,于谦兢兢业业了八年,换来的却是:公元1457年2月16日,被押往崇文门外斩首示众!

57、  (释义)袖:袖子。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原指人迎风潇洒的姿态,后指穷得一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

58、于谦生于1398年5月13日,杭州钱塘人,字廷益,号节庵。

59、事实果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明英宗虽然算不上多么英明的皇帝,但他绝对不是傀儡。如果他不想让于谦死,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是不可能逼宫的!

60、◎把银行里面的-败分子清除出去,是不会影响银行的信誉的,能秉公办事,大公无私,敢于处理,信誉还会提高。

61、秦末,刘邦带领义军驻军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攻占咸阳。为了得到百姓的支持,他又退守霸上,召集关中一带的领袖开会,宣布废除秦朝的酷刑。为了维护地方安定,同时与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