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精选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49句文案)
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
1、多选题: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选项:A:人与人的和谐B: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与自身的和谐D:天人合一答案:(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天人合一)
2、须指出的是,在廷仁对“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的解释中,尽管前半“心之应感无迹,过而不留”体现了后半“天然至善之体”的特征,然而两者并非对等关系。如前所述,心体除了此处所说“一过而不留”的特征以外,不仅有“何费纤毫气力”的特征,还有“一照而皆真”的特征。与此类似,“无善无恶,是谓至善”(《全集》卷第33页),仅从无善无恶字面上可能解读出的不刻意、不执着地好恶的意思来说,无善无恶是在说至善(即心体)的特征,但只是说了心体的一个特征而已。心体的另一个特征则是好善恶恶。虽然好善恶恶的含义在无善无恶的字面意思中是不存在的,是阳明赋予它的,但如第一节所论,这一含义却是无善无恶的根本含义,是不容忽视的。
3、 师说者,刘宗周之说也。在刘宗周看来,四有句指的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无句指的是“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是无善无恶之意,知是无善无恶之知,物是无善无恶之物”,它们构成为四句教;王阳明或许有此想法,甚至偶有谈论,但“未敢笔之于书,以滋学者之惑”,所以“其说乃出于龙溪”。刘宗周甚至指出:
4、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5、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
6、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 )
7、第三个层次是说,人心中的“圣人”为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圣,则必须除掉这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8、首先,就阳明对德洪的告诫来说,中下应该努力达到不必刻意、执着而能完全依靠本体之动力的阶段。重要的是,阳明断言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他指出两种不同为学进路,“及其成功一也”这一说法可见,两种进路没有高下之分。阳明最后将上根与中下的区分归结为不同性格,如王畿之“明朗”和德洪之“沉毅”(3)之别。这正说明上根与中下的分别不是高下之分,而是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正因为各有长短,所以才有必要相互取益。“上乘兼修中下”,中下“进此一格”无非是相互取益的具体实施方法。相互取益的必要,也正表现了两种为学进路并无高下之分。
9、四句教,亦即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晚年所述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10、多选题:天人合一的含义包括()选项:A:人与其他物种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C:人与自然的和谐D:人与自身的和谐答案:(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11、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九月,先生被朝廷起用,第二次讨伐思
12、选项:A:以仁为本B:个人主义C:以民为贵D:以人为尊答案:(以仁为本;以民为贵;以人为尊)
13、问题:王阳明的四句教是:选项: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B:悟得良知,存省良知,运用良知,完成良知C: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D: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答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4、只要根据我的话因人施教,自然不会出问题。这原本是上下贯通的功夫。
15、若认为意有善恶,在心体上终究还有善恶存在。”(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
16、然而,与阳明对四句教的自信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四句教在后世引发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质疑者如刘宗周,怀疑四句教并非出自阳明,而是出自王畿。刘氏认为:“愚按四句教法,考之《阳明集》中,并不经见,其说乃出于龙溪。”(《明儒学案·师说》,第16页)批评者如顾宪成,认为,无善无恶和为善去恶是矛盾的:“夫既无善无恶矣,且得为善去恶乎?夫既为善去恶矣,且得无善无恶乎?”(《东林会约》,见《顾端文公遗书》,第8页)并认为,主张无善无恶,必然导致颠倒是非、混淆善恶的严重后果。他将其后果概括为“夷善为恶,销有为无”(《小心斋札记》卷见同上,第7页)以及“何善非恶?……何恶非善?”(《明儒学案》卷第746页)
17、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
18、不教导他在良知上切实用为善除恶的功夫,只去悬空思索一个本体,所
19、圣人之心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一心仁则天下万物一体皆仁。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良知之明,万古如一。心圣,则圣人自可学而达之。
20、单选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选项:A:中和为美B:阴阳五行C:中庸之道答案:(中和为美)
21、这天夜晚,德洪和汝中在天泉桥陪先生坐,各人谈了自己的见解,
22、王阳明所说的“利根之人”,就是聪明的、理解能力强的人。他认为“四无说”并没有错,但只能针对聪明且理解能力强的人,对于一般人来说,他们是理解不了的。对一般人只能用四句教来教诲。
23、问题:“天”在儒家那里主要的涵义指:选项:A:天空B:自然界C:上帝D: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义之天答案:(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义之天)
24、沾染的心,在意念上就有善恶。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其正
25、解析: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
26、问题:文化的概念包括( )选项:A:广义文化B:狭义文化C:以文化人 D:精神文化答案:(广义文化,狭义文化,以文化人 ,精神文化)
27、的,否定了前期的“四有说”;后期则强调“和”,认为“充天地间只
28、王畿将有无归结为动静的思路,也与阳明不同。阳明认为:“循理之谓静,从欲之谓动。欲也者,非必声色货利外诱也,有心之私皆欲也。”(《全集》卷第202页)静与动的区别在是否合于本体的准则。有与无的区别则在是否包含刻意、执着。动静与有无所属问题领域本就不同,不可等同视之。阳明认为有善有恶是“有心之私”,因而属于动,是针对已达致道德境界之后,心体可以自然发用的较高阶段而言的。在初学阶段,有善有恶却是必要且有效的工夫,因而属于静。王畿将有善有恶完全归入动的范围,表明他没有看到其在初学阶段具有的积极作用。
29、在天泉证道中,阳明说的“有善有恶”,便是指好善恶恶却又不免有所刻意、执着。之所以只是“有所”,原因就在于良知虽然没有提供工夫的全部动力,但由于良知自知、自觉,因此良知无论如何都对工夫提供了指引和一定程度的推动。和无善无恶一样,有善有恶本是达致好善恶恶的一种进路,就如阳明所明确表示的:“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1)不过,这是在心体受到私欲牵累条件下的进路。阳明认为应该摆脱私欲的牵累,超越有善有恶而达致无善无恶的阶段。他对尚且停留在有善有恶阶段的钱德洪提出了批评:“有只是你自有,良知上原来无有。”(2)此处的“有”,即指有善有恶,意思是有所刻意、执着。“良知上原来无有”,不是说良知本体是空无一物,亦即全无好恶能力的,而是说由于良知自然有好善恶恶的能力,因而本无须借助刻意、执着。阳明其后说“一过而化”强调的是良知不留滞,亦即不执着的特点。至于不刻意的特点,则是由后一句“亦何费纤毫气力”(2)所表达。由于工夫完全出于良知的动力,因而不必刻意,所以说不费丝毫气力。阳明将这种工夫称为“合得本体功夫”更细致地说,这已经是完全出于本体之动力,且符合本体之准则(即好善恶恶)的工夫,亦即实现了本体与工夫的完全合而不仅仅是合于本体之准则的工夫。事实上,有善有恶的工夫便已是合于本体之准则,并且部分出于本体之动力的工夫。因而无善无恶是严格意义上的本体工夫,而有善有恶则可说是广义的本体工夫。
30、判断题:“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内核。选项:A:对B:错答案:(对)
31、单选题:儒家的核心概念是:选项:A:仁B:知C:礼D:义答案:(仁)
32、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即是“怡神养性以游于造物”,“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穴冥。道在险夷随地乐,心意鱼鸟自流形”的“真乐”或“真吾”状态。这种境界是超凡脱俗,摆脱个人名利毁誉贫富穷达束缚的自由状态。在这种“至乐”境界之中,人与“大化”流行,“逍遥”于“人生山水”之间,实现了社会与自然、理性与感性、美与善相统达到了一种活泼泼的怡悦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33、1然须指出的是,镜喻其实不足以准确表达阳明所欲表达的思想。这是因为镜本身不仅对呈现于镜中之物的美丑无裁断,作出裁断的是作为观察者的人,而且对何物呈现于镜中也不能宰制,因为只要置于其前的物体均可呈现于其中,这些特征都与心体殊为不类。阳明弟子季本便有“无所裁制”(《明儒学案》卷第308页)之说,其说极为精切,对此有待另文探讨。
34、由上可知,无善无恶指的是完全出于良知地好善恶恶,或说好善恶恶却不刻意、不执着。2重要的是,构成其语义的好善恶恶和不刻意、不执着这两个方面的分量并不等同。尽管无善无恶在表述上突出的是不刻意、不执着,并且不刻意、不执着确实构成其显著特征,然而唯有在意念已经能完全出于良知之动力以好善恶恶的情况下,才可以强调不刻意、不执着。如果意念尚且受到私欲牵累,必须有所刻意、执着,才能做到好善恶恶,那此时就不能强调不刻意、不执着。由此说明,相比于不刻意、不执着,意念根据良知以好善恶恶,才是无善无恶语义的重点。吴震先生便已指出这一点:“良知的‘发用’在特征上是‘自然’的,然在本性上则是一种‘好善恶恶’的能力;‘好恶’能力虽是一种道德情感,但它取决于良知本体,是决定‘良知本无知’之所以能转向‘无知无不知’的依据。”(吴震,第196页)
35、 为方便阅读以下文献,先列出王畿、钱德洪的字、号等信息:王畿,字汝中,号龙溪,以号行,学者称龙溪先生;钱德洪,本名宽,字德洪,以字行,改字洪甫,号绪山,学者称绪山先生。
36、所以在这里,王阳明告诉我们,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最终成为善行;当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王阳明说这就是圣人修身之道。
37、 《坛经·行由第一》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19)(P13)⑤黄绾(1480—1554)的《明道编》卷1说王学之门:“又令看《六祖坛经》,会其本来无物,不思善,不思恶,见本来面目,为直超上乘,以为合于良知之至极。”(20)(P11)据《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又)》,王阳明确实讨论过《坛经》此语:“‘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2)(P67)四句教中的“无善无恶”当与《坛经》有关,这是事实。可是,思想史上的“具体作者”,无论维护者还是批评者,对于四句教与禅宗的关系,均是基于尊孔孟、辟佛老的儒家立场予以讨论。
38、人的心,性与天原为一体,天所包含的一切也同时是心所包含的一切。天的属性就是人心中的本质的内容。所以,心只有一个,天只有一个,知的本体——天也就只有一个。
39、彻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
40、王畿对有善有恶内涵的理解,与阳明存在差异。如前所述,有善有恶工夫不仅遵循了本体的准则,而且获得了本体的推动,只是来自本体的动力不构成工夫的全部动力而已。亦即在阳明看来,初学阶段(亦即尚未达到道德境界的阶段)的有善有恶工夫,可以说并非完全的“自然之流行”,而不是像王畿那样直接说成“非自然之流行”。王畿之所以认为有善有恶只是权法,主要原因便在于他认为有善有恶作为工夫是没有本体推动的,亦即完全不是本体工夫。
41、单选题:王阳明的四句教是:选项:A: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B:悟得良知,存省良知,运用良知,完成良知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D: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答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2、选项:A:概念B:定义C:论证D:自我修养答案:(自我修养)
43、然而,且不论在本体上至善与无善这两个描述语所指的性质究竟如何并存,重要的是,如前所述,王畿对无善无恶之内涵的解释,虽然以未发之本体为依据,却又是落在已发之感应上来谈的。而在已发之感应上,当然有善恶可言,心既可以对事物施以好恶而作出善恶的评价,也可以对自身好恶是否循理或说合于本体作出善恶的判定。根据阳明体用一致、用上说体的思路,恰恰应该以感应之善来印证本体之善,而不是像王畿一样,由本体之至善推出无善,并反过来用本体上的无善支撑感应上的无善。因此,固然王畿对无善无恶内涵的解释符合阳明之意,然而他对无善无恶何以得名的原因的解释,却未免出于己见,且他把无善无恶之所以得名的根本原因放在未发之本体上,这便与无善无恶乃由已发之感应而得名之间,产生了龃龉。
44、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45、在王畿后来的论述中,我们除了看到他延续与钱德洪论学时的观点外,也可以看到他特别强调困勉工夫重要性的文字,这不是没有缘由的。如他曾说:“论工夫,圣人亦须困勉,方是小心缉熙。论本体,众人亦是生知安行,方是真机直达。”(《王畿集》卷第61页)他又说:“虽尧舜之生知安行,其焦劳怨慕,未尝不加困勉之功,但自然分数多,故谓之生安。愚夫愚妇其感触神应亦是生安之本体,但勉然分数多,故谓之困勉。”(《王畿集》卷第191页)王畿不否认圣人也用困勉工夫,只是说圣人毕竟自然的成分多一些而已。他强调困勉工夫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因为经过与同门的辩论,观点变得更为平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困勉工夫本就蕴含在其师阳明提出的上根的工夫之中。
46、明莹无滞解释的是无善无恶,明莹无滞之后的未发之中解释的则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中的心之体。我们对未发之中的分析,完全适用于心之体的情形。即虽然阳明直接说的是心之体,但实际上是指好恶完全出于心之体而不作好恶的意念。由此,心之体和下一句“有善有恶是意之动”中的意之动,就不是体与用的关系,而是好恶是否完全出于良知的并列关系。并列关系是就两者同属发用层面,而非分属体用的不同层面来说的。就学者为学次第而言,则可进一步说两者是进阶关系。当然,如第四节所论,作为不同根器人的为学进路,两者并无高下之分。心之体、意之动的并列关系,与《传习录》卷上“侃去花间草”章所载“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全集》卷第33页)的并列关系,是完全一致的。3
47、多选题: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选项:A: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B:“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C: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D:“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答案:(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8、 《王畿集》卷20的《刑部陕西司员外郎特诏进阶朝列大夫致仕绪山钱君行状》(以下简称《钱绪山行状》)有云:
- 上一篇:精选李白名诗赏析(41句文案)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