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句子
精选席勒的美育观点是什么(77句文案)
席勒的美育观点是什么
1、席勒主要通过三个循序渐进的抽象论证来说明审美教育之本性:
2、(11)席勒这里所谓的“理性的人”不同于康德的“理性”,席勒的“理性”有健全的、完满的、优美的意味。优美的心灵代表道德性格的极致,亦即人的整体性格之和谐。
3、根据席勒对人的理解,人的构成分为两个部分,“可在人身上分辨出持久不变的和经常变化的两种状态,持久不变的,称为人的人格;变动不居的,称为人的状态”。这种二元观念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灵—肉”二元观念,不难看出席勒对“状态—人格”的区分也是这一古老思想之树所结出的果实。
4、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的开篇就指出了他所处的时代陷入了一种既粗野又疲软的困境,粗野统治着社会下层,疲软和懒散统治着社会上层。其后他又在第十封信中提出:“我们的时代应通过美从这种双重的混乱中恢复原状”那么如何使这个论断在哲学上成为可能?席勒认为首先要区分经验的美和美的概念,美的概念并不来源于经验,只能到抽象的道路上去寻找。因此他就提出了“美的纯粹理性概念”的说法,这个概念必须从“感性和理性兼而有之的天性的可能性中推论出来……一言以蔽之,美必须表现出它是人的一个必要的条件”于是他就引出了感性冲动、形式冲动和游戏冲动三个概念。
5、卡尔维诺指出,“现代人是分裂的、残缺的、不完整的、自我敌对的......古老的和谐状态消失了,人们渴望新的完整”“人的分裂”是席勒分析、考察社会状况所得到的结果,亦是他要解决的问题。如何统一人的分裂成为席勒在《书简》后半部分论述的主题。
6、席勒认为只有审美才是人实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在他看来,人身上有两种相反的要求,可以叫做“冲动”:一个叫“感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自然存在或感性本质;另一个叫“理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绝对存在或理性本质。席勒指出,需要有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来作为桥梁,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人成为具有完美人性的真正的人。
7、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不仅没有实现席勒期望看到的“理性的王国”,反而在暴力流血和恐怖斗争中一发不可收拾,这一历史事件及其后续的发展,直接刺激了席勒重新审视“启蒙”的内涵。他通过研读康德等人的哲学著作,思考着感性和理性各自的局限,并由此联系到启蒙时代人们普遍“碎片化”的艰难处境,向曾经资助过他的丹麦公爵写了二十七封书信。这一系列的书信是他对启蒙时代的哲学反思,这些书信之后被结集成书,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审美教育书简》。他在这本回应时代弊病的著作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人们在经验中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必须假道美学问题,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看到这个论断,我们不免产生疑惑:政治问题为什么要通过美学问题来解决?在当时“启蒙运动”占据主流的欧洲社会,席勒又提出了崭新的“审美教育”理念,从而帮助人们通向自由王国,那么我们不禁继续发问:所谓的“启蒙”在帮助人们解决政治问题的时候究竟存在哪些局限?“审美教育”又具备哪些优于“启蒙”的特征?审美在引导人们通向自由的时候,它和道德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本文将以《审美教育书简》为文本基础,围绕上述这些问题探讨席勒提出“审美教育”的背景、审美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及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的关联。
8、以康德为代表的启蒙思想片面地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却割裂了人的完整性。近代人如席勒所述,成为了“孤零零的小碎片”。那么,碎片化的近代人又如何复归自己本有的完整性?席勒主张要到古希腊时代中去汲取养分,从而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人性。因为古希腊的“自然”将形象的创造和哲学的思考都恰如其分地结合在完整的人性里,而不是像近代人的“自然”那般,是艺术和智慧的牺牲品。而古希腊的高贵艺术正是“自然”的完美体现,可以帮助我们剔除粗野、轻浮的言行,有助于建立高尚的人格,这也正是“审美教育”的意义所在。
9、若从文艺复兴时期中之人文主义的研究风潮开始,人之本性的开发与培养于事实上已成就了整个近代欧洲文明的内涵,那么十八世纪的欧洲人为何需要重新考察人之存有本质、再次强调实现理想人性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关涉到近代哲学家于存有学研究上一直无法解决的一个二元论困境。
10、在物质状态阶段,人受到自然的支配,处于一种蒙昧的状态,“在这个时期,世界对他来说只是命运,而不是对象;只有为他创造了生存的那些食物对他来说才是存在,而一切既无施于他又无取于他的事物对他来说都根本不存在。”(1)(p123)在这个状态中,理性还没有出现,人是无理性的动物。然而,即使当人具有了理性,直接从物质状态上升到了道德的阶段,也不能使人性具有了自由,因为“理性在人身上被识别出来是通过它要求绝对的(即以自身为基础的和必然的)东西”,这样的要求使人离开物质的需求,从有限的现实中上升到绝对的观念,但在现实中,由自然阶段直接过渡到道德阶段,将导致“曲解”,因为这时人的感性仍然占据统治缔约,因此,理性产生的要求“有可能把矛头对准物质生活,不是使人获得独立,而是把它推入最可怕的奴役之中。”(1)(p125)这即是说,这时理性给人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另外的一种束缚。
11、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
12、威廉。荷加斯:“曲线比直线美,而在曲线中又以蛇形线最美。蛇形线,我把它叫做富有吸引力的线条。”
13、到春秋末期的孔子,把教育从国家政治生活中独立出来,创立了古代教育体系。
14、“假使人的所有感觉的道德感终于都得到充分的保证,以致它可以毫无顾忌地让内心冲动指引意志,而又绝不会有内心冲动的决定违背意志的危险,这种道德感就被称为美的灵魂。在美的灵魂起作用的时候,并非每个性格都是道德的,而是整个性格都是道德的。”(18)
15、(1)尽管笛卡儿主张心灵与身体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并且尝试以松果腺作为二者互动的媒介,但是他的理论并不成功,因此引起后继哲学家一系列有关「心物问题」(TheProblemofMind-Body)的讨论。
16、因为游戏冲动是人之本性中的感性和理性能力于平衡的关系下自发的表现,所以它表征了人性的自由;但是这种游戏的自由并不是任意放肆的行动,相反地,它以合理性的谐调平衡为目的,因此它亦表征了人性的自律。席勒认为,在游戏冲动中,人透过本性上的自由和自律,一方面扬弃感性和理性两种单一的能力,另一方面又结合它们而创造出一种人之存在的新形象——亦即「活生生的形象」(lebendeGestalt)。因为这种活生生的形象表征出一种和谐平衡的、令人愉悦的美,所以游戏冲动其实是人从本性中自发运作的一个美的创造过程;此外,因为这种美的形象表现的是人性之感性和理性谐调平冲的统一状态,所以美亦成为理想人性——兼具物质性和精神性、福德一致的完善生命——的表征。
17、到了20世纪,蔡元培在北大和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产生了巨大影响。
18、在通常状态下,这两种冲动各行其是,或受制于感性内容,或受制于理性形式,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只有一种“游戏冲动”才能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其统一的结果便是美。这样,便改造和发展了康德的“游戏说”,从而揭示了美是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特殊本质。
19、然而,席勒的理论研究并非是空中楼阁式的写作,而是紧密的与社会状况相联系。《审美教育书简》一文即是其对法国大革命的表态。正是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分析,席勒敏锐的意识到时代的症候根源于人性中理性与感性的失衡,在这一背景下,他指出唯有审美教育方可使人趋于完整,进而实现人的自由与社会的和谐。基于此,笔者从席勒自身理论发展史入手,立足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时代精神,重构其《书简》中关于美育与人性的相关论证,体悟其对自由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0、①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界的美,培养学生对社会美的正确观点和感受社会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艺术美的能力等。
21、在此背景下,不难发现康德的美学体系带有鲜明的“先验人类学”色彩。康德将出自先天原则的认识能力称为纯粹理性,理性给自己树立道德律,作为对上帝、自由和灵魂不灭的信仰的基础;知性给自然立法并结构化经验。
22、这也是在《唐·卡洛斯》中宣扬的开明君主思想的延续。尽管如此,席勒始终没有放弃寻求德国统一和德国人民解放的道路。他的美学研究和社会变革等问题结合得非常密切。
23、启蒙运动的影响。自文艺复兴以来,科学的发展成为了世界最主要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不仅表现在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改观上,也表现在对人们精神生活的震撼上。而启蒙运动发起后,人们开始运用自身的理性来消除成见和迷信,努力追求进步,并习惯用科学来解释一切。孔多赛就在其《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提到:“依据推理并依据事实,自然界对人类能力的完善化并没有标志出任何限度,人类的完美性实际上乃是无限的。”(2)(p2)
24、在第十四封信中,席勒创立了“游戏内在驱动力”(Spieltrieb)这一概念,旨在缓和乃至瓦解物质内在驱动力与形式内在驱动力的矛盾,实现二者的统完成人性的复归。“游戏内在驱动力”即艺术冲动,这一概念可能借用于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由概念把诸表象统一起来的理解力的“自由游戏”(freeplay)这种“自由游戏”先于审美快感,作为其根源且赋予鉴赏力的判断以普遍性。此外,席勒的“游戏冲动”与费希特“美学内在驱动力”亦有相似之处。
25、正因为从物质状态直接上升到道德状态是不可能的,席勒由此提出了其中间的过渡阶段——审美状态。在审美状态中,人“把世界至于他自己的身外或者观赏世界”,这样,人与世界相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才开始存在。审美状态使人从物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自由地观赏世界的假象、外观。因为在谈论美的艺术时,席勒曾经指出,美的艺术的本质即是假象,这种假象,既联系于感性的范围,又联系于理性的形式。它是感性的,但并不受到事物物质性存在的限制,不与人发生利害关系;它是理性的,但又不同于抽象的观念,它是人的视觉和听觉所直接感知到的形象。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席勒指出“一个欣赏假象的人,已经不再以他所接受的东西为快乐,而是以他所创造的东西为快乐。”这样的快乐正是由美的艺术之源——游戏所产生,因此,在对美的艺术的观赏中,人性获得了自由,并最终能够完成从物质状态到道德状态的过渡。
26、“美育”这个术语是德国美学家席勒最早使用的。中国最早使用“美育”术语的是蔡元培先生,他在《哲学总论》中提出了“美育”的概念;1903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把西方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引进中国。
27、内容为1793~1794年作者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信。它是美育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美学现代性的开山之作。席勒在本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阐释。
28、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4页)可见,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由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因而美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它在不同的时代制约于不同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又由于美育的本质在于情感性,而美感是内在的、超功利的,故美育的最终价值还是指向“至高的善”。它所要培养的审美意识及其倡导的审美的人生境界,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追求的至上理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育既通向人类历史文化的最大纵深,又关联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它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美育的加强与否,也就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亦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
29、1975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在书中,他第一次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他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自由的唯一途径,明确揭示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
30、1789年,法国大革命(Révolutionfrançaise)爆发。法国大革命以自由、平等、博爱等新原则为旗帜,猛烈的冲击了法国政治体制与阶级结构,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与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这场革命革命导致各界对立,特别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后长达二百年的政治对立。这场革命被视作“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然而,革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呈现出极复杂的面貌。法国大革命导致各界对立,尤其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后长达二百年的政治对立。1793年5月,雅各宾派实行专政统治,被称为“恐怖时代”。自由的旗帜被专制的铁手撕碎,断头台被称为“国家的剃刀”。据统计,法兰西全国有16,594人送上断头台。其中包括化学家拉瓦锡、教士埃德热沃尔特等著名人士。但是其中不少并非保王d成员,只是反对雅各宾派的人士。罗伯斯庇尔认为只要目的正确合理,那么即使采用流血与暴力手段来捍卫这一目的也是合理的。1794年2月5日,罗伯斯庇尔在国民公会中说,“如果人民政府在和平时期的基础是美德,那么在革命时期,他的基础既是美德也是恐怖暴力。没有恐怖暴力,美德将趋于毁灭。”
31、先验人性论。席勒指出,“经验指给我们的只是个别人的个别状态,从来就不是人类”,而席勒是从整个抽象人类的意义上提出审美教育,因此,“我们必须使我们自己提高到人的纯粹概念上”(1)(p54),在这样的意义上,席勒对人性的分析走上了先验的道路。
32、人之本性的二元分裂和对立,使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人性迟迟未能真正实现;直到康德提出「判断力」(PowerofJudgement)的理论,二元论难题似乎才可能被消解。严格说来,康德并不依循传统二元论的路线去处理人之心与身沟通的问题,但是,在他明确分判纯粹理性(为物质自然设立必然法则)和实践理性(为人之实践行为设立意志的自由和自律的法则)二者各自独立支配的领域之后,即必须面对以下问题:人如何在具体的存活中——即由物质性身体和精神性心灵共构的具体生命——使受制于自然法则的身体能与自由的心灵相互配合,一起完成统一之人格性的养成?
33、(1)(2)(3)(7)(9)(10)(12)(13)(14)(15)(16)(19)(22)[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第39页,第41页,第44页,第47页,第54页,第78页,第84页,第115页,第167页,第218-220页,第220页,第239-240页。
34、柏拉图的美育思想是美育思想史的源头之对以后的美育研究者,包括蔡元培先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柏拉图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对话《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35、席勒相信文明的发达导致了近代人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只能任由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获得最大幅度的甚至是超过界限的运用,使人本身不得不服从于这种片面应用所带来的“好处”。“在德国,工匠把劳动看成一种价值,劳动和工作变成了德意志城市中的一种公共道德、公共精神。这样一种工匠的工作观和马丁·路德宗教性的工作观都强调工作的重要性,形成德意志的工作拜物教。过分地注重工作技能,必然导致人的能力发展不平衡,成为危害人的发展的因素之一。这也就是席勒、赫尔德林强调‘bildung’(文化、教育、文化教养、修养)的原因之一。”而所谓审美教育,就其运动轨迹而言是审美教育的对象向着主体无限靠拢、合而为一的过程,也是碎裂得到弥合、偏颇得到修正和闭塞得到缓解的过程。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人从原本逼仄、狭隘的空间中得到扩展进而得到解放,而扩展的路径则是审美。
36、“美育”概念的出现,是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鲍姆嘉通建立“美学”学科体系之后,由席勒提出来的。
37、在《书简》的末尾几封信中,席勒考察了人由“无理性兽类”向“有理性兽类”(第二十四封信)、由“肉体状态”向“审美状态”的过度(第二十五封信)。席勒从历史的维度考察人类自然状态的变迁,且点出美学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的育人作用。在最后一封信(第二十七封)中,席勒勾勒出一个“游戏和表象的第三个愉快王国”,在这一美学乌托邦中,人们重新获得了完整的人性,最终走向自由。
38、从第11封信开始,阐述具体的美学问题的观点。艺术起源于游戏。席勒认为,人类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自然要求或冲动,即“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前者“把我们自身之内必然的东西转化为现实”,后者,“使我们自身之外现实的东西服从必然性的规律”。
39、总的来说,通过对《审美教育书简》的思想道路进行考察,可以得知,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人性、美和艺术的抽象论证,最终实现其通过审美教育以解决现实问题的美好愿望。试图通过改造主观世界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对人格的改造以实现社会的变革,是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的核心。然而,这样一种唯心主义基础的审美教育思想不可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异化问题,完成社会的变革,而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正如蒋孔阳先生所指出的,席勒的“这些将发不过是软弱无力的德国资产阶级在强大的革命风暴面前,所作的一种胆怯的自我粉饰罢了。
40、上文业已叙明,康德体系的根本关切为“人类自律”问题,而“人是自由”则是其对这一关切地回应。在第二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指出自由构成实践理性或道德的根基。然而前两大批判中康德的认识论与道德实践完全割裂,因此导致了必然与自由的对立。为此,康德力图在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中将这两个分裂的部分(必然与自由、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但最终未能超越其二元分裂与外在对立的哲学体系。
41、席勒的美学观念既是对康德哲学体系中问题的回应,又是对时代病症深切的关怀。哈贝马斯指出,“这些书简成了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席勒用康德哲学的概念来分析自身内部已经发生分裂的现代性,并设计了一套审美乌托邦,赋了艺术一种全面的社会-革命作用。”
42、18世纪80年代以后,席勒的戏剧创作渐入佳境,先后写出了剧本《阴谋与爱情》(1784)、《唐·卡涪斯》(1787)、《华伦斯坦》三部曲(1799)、《奥尔良的姑娘》(1801)、《威廉·退尔》(1804)等。
43、作为一个时代的巨人,席勒所思考和试图解决的问题都是庞大的、根本性的。在席勒目力所及之处,艺术的、审美的问题固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远不足以覆盖他的一切思考。
44、最后,尽管启蒙思想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来源之但是康德对于革命的态度是偏消极的。他认为普通大众只能慢慢地实现启蒙,革命可以推翻个人专制和权势,却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换句话说,革命也会带来新的偏见和束缚,同样会让人们陷入新的“不成熟状态”之中。
45、他认为艺术教育的不合理性:席勒主张以美育来实现人性的改造乃至社会的改革,完全脱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无疑只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空想。在近代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更是大力倡导美育,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46、《审美教育书简》是席勒美学思想中最有系统的表现。这部著作一方面直接受到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启发;另一方面,欧洲波云诡谲的政治形势与法国大革命所引起的“恐怖时代”迫使整个知识界反思现有理论与社会现实。此即席勒撰写《书简》的理论与现实背景。
47、在席勒的描述中,“人”得到了全新的定义,“人从感官的轻睡中苏醒过来,认识到自己是人,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已在国家之中。在他还未能自由选择这个地位之前,强制力就按照纯自然法则来安排他。但是,这个强制国家仅仅是由自然的规定而产生的,而且也仅仅是根据这一自然的规定而计划的。人是有道德性的,因而他过去和现在都不会满足于这个强制国家”。这也就是说,人出现之后,就遭到了“强制力、自然法则、强制国家”的规约和限制,“人”在席勒那里是背负着镣铐登上历史舞台的,由此,审美成为一种解放的力量,美神借助于诗艺来展现真理,将自由赋予人类,并复归自然。“现在,兽性的界限变得模糊/人道浮现在开朗的前额上/思想,这个庄严的陌生者/从惊讶不已的大脑里往外奔冲/现在,人已经站起,对那些星星/指着君王般的脸庞/他富于表情的眼睛向着崇高的远方/仅仅对太阳光致敬鞠躬/微笑在脸颊上绽放/充满灵感的游戏的声音/扩展成为赞歌传颂/在湿润的眼睛中情感浮动/系上充满秀美的腰带/笑话就宠爱地对活泼的嘴唇迸涌。”正是“借助于审美体验,人们获得生命的自由感和心灵的解放感,因而,审美体验总是人的自由意识的呈现,它只想人类解放的目标:生命的自由”。
48、席勒首先论证了经由审美路径解放人的可能性,在他的描述中,人首先有其历史使命与历史目的,“每个个人按其天禀和规定在自己心中都有一个纯粹的、理想的人,他生活的伟大任务,就是在他各种各样的变换之中同这个理想的人的永不改变的一体性保持一致。这个在任何一个主体中都能或明或暗地看到的纯粹的人,是由国家所代表,而国家竭力以客观的、可以说是标准的形式把各个主体的多样性统一成为一体。这样,就有两种可能的方式使时代的人与观念的人相遇合,因而国家在众多的个体中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也有两种方式:若不是纯粹的人制服经验的人,国家消除个体,就是个体变成国家,时代的人净化成观念的人”。也就是说人先天就应该完成“纯粹的、理想的人”这一终极目标。这种具有目的论色彩的判定为席勒以下的论述提供了不证自明的基础。
49、任何排他性的活动(即某种冲动的单独运作)都无法保证人的天性的完满实现,例如席勒反复批评的近代人的处境——人的天性被撕裂成碎片,由于科学的发展和职业的分工使得人们只能无限发展天性中的某一部分,对天性的其他部分却视而不见。相比之下,游戏冲动却可以保证人的天性完满实现,所谓完满的意思即是:既可以充分地发挥人的自然天性,又不让这些天性过度发展。而游戏冲动的对象——“美”则同时起着松弛作用和紧张作用,松弛作用就是使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各自停留在自己的界限之内,紧张作用就是使二者都保持自己的力。值得注意的是,所谓感性冲动的“松弛”并不是让感觉变得迟钝和物质不起作用,而是通过理性冲动来节制感性的强度,而不能任由它无限度地向深处发展;同理,形式冲动的放松并不是让思维陷入疲软的状态,而是通过感性冲动的丰富性来赋予理性以思维的源泉。美可以起到紧张作用则指的是:当人处于游戏冲动的时候,可以让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同时发挥作用,也即二者都发挥各自的力却又不压制着对方。
50、尽管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文主义提倡古代哲学,主张人以自身的理性能力去支配自然本性,借以实践具体而完善的生命意义,但是在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以「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的命题为基础而严格区分心与身——即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实体之后,人即面临一个生命的难题:人无能驱使自身的理性心灵与物质身体进行统合运作,以至于无法为己建构一个具有完整人性的存有生命;因为理性心灵的运作只依循自由法则,物质身体的活动则只服从于机械决定论式的自然因果原则,二者不仅于本质意义上相互对立,于实质运作上也无法兼容。(1)这种二元论难题纠缠着笛卡儿之后的哲学家;不管是理性主义者(Rationalist)或经验主义者(Empiricist)皆无法克服之,前者过于强调人之理性思辨的能力,以至于完全无视身体感觉对于人格养成的影响,后者则过于看重身体感觉在知识建构上的角色,以至于贬抑了人之理性的价值。
51、在《审美教育书简》第二到第八封信中,席勒展开对自身时代的分析与批判。对时代的分析不仅限于理论层面,更深入至社会实际。在该部分席勒不仅尖锐的批判启蒙时期“纯粹理论性的文化”,同时饱含激情的批判了法国大革命。
52、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ChristophFriedrichvon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53、席勒认为,无论社会的上层还是下层,无一例外都需要教化来使其达到理想状态。他指出,“希腊人”和“希腊”是这一理想状态的目的和终极——“他们既有丰富的形式,又长于形象创造,既温柔,又刚毅,他们把想象的青春和理性的成年结合在一个完美的人性里”。尤其在他的诗歌《希腊的群神》中,这种完整性更是得到了诗意的描绘:“那时,万物都注满充沛的生气/从来没有感觉的,也有了感觉/人们把自然拥抱在爱的怀中/给自然赋予一种高贵的意义/万物在方家们的慧眼之中/都显示出神的痕迹。”而“希腊国家的这种水螅性如今已被一架精巧的钟表所代替,在那里无限众多但都没有生命的部分拼凑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机械生活的整体”。由此,席勒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建立起对“近代”的基本描述,在这一描述之中,“近代—古代”,“近代人—希腊人”之间的矛盾与张力构成了他理论叙述和解决方案的基础。
54、审美教育作为席勒诗性政治的主要路径,其落脚点并非仅仅是“美”,而是指向了更为庞大的目标,也即前文所述的“完整、和谐、统一”。固然,无论席勒的现实判断还是他的终极追求都不乏想象性,但在其描述的“审美教育——完整、和谐、统一”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多卓有价值的成分。
55、《审美教育书简》这本美学论著曲折的表达了席勒对暴风骤雨般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抵触情绪。席勒认为,“因为当今道德世界的事务有着更切身的利害关系,时代的状况迫切要求哲学精神探讨所有艺术作品中最完美的作品,即研究如何建立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第二封信中,他指出“利益(necessity,neediness)是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任其奴役”。而在第五封信中,他进一步论述到“时代精神摇摆于倒行逆施与粗野蛮横、非自然与纯自然、迷信与道德上无信仰之间……只是坏东西之间的平衡”。可见,席勒认为资产阶级早期社会以“利己主义”为重心,而对利益的追求不可避免地造成人与人间的分裂与对立。
56、席勒就如一个医师,力图以调和为手段来消除人的腐朽与粗野,但是调和仍然只是席勒对人的完美设计的初始阶段,而将人塑造为他所想象和设计的理想状态才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这一理想状态可以有多重命名,席勒曾经称之为“审美的人”“道德的人”“自由的人”,等等,一言以蔽之,可以称为“完善”。这种完善意味着线性时间的终结,意味着普遍运动的停滞,意味着顶峰和不能再超越的至境。这是席勒对于人类的最重要的期许和努力,具有一目了然的虚幻性和理想性。
57、席勒这一时期的创作是古典主义风格的,早年的浪漫激情已经几近消失。席勒和歌德合作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时代。
58、席勒在影响很大的《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所展现的核心思想就是:审美对于人的精神自由来说,审美对于人的人性的完满来说,都是绝对必需的。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人也不能获得人性的完满,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59、(2)康德将人类理性区分成三大分殊功能:纯粹理性(reineVernunft)、实践理性(praktischeVernunft)和判断力理性。纯粹理性又称为理论理性(theoretischeVernunft),能使人通过感性而取得的杂多经验内容依循必然法则而被赋予形式意义,因此是构成有关经验之现象世界的知识——即自然知识——的主体先天形式条件。实践理性规范人之意志的道德行动法则,其本身以彰显善、自由和人格尊严为目的,因此于实现人之存在价值上具有优位性。判断力理性则使人能在自然之中直观到合乎善之目的性的存有意义;换句话说,判断力理性是经验世界(属于纯粹理性规范的领域)和睿智界(属于实践理性规范的领域)二者相互沟通的桥梁,藉之,人得以克服自然法则的支配而于感性的生命中实现对善与人格的追求。
60、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游戏冲动可以扬弃一切偶然性,所谓“偶然性”指的就是:一种冲动在强制我们的时候,另外一种冲动就受到压制,从而成为偶然的,而不是必然的。例如,感性冲动从物质方面强制我们的时候,形式冲动就被压制了,形式特性因而成为偶然的。反之亦然。游戏冲动则可以消解这种“偶然性”,因为它同时从物质和精神方面强制人心,而不再让二者处于相互压制的局面,这样一来,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都是必然的,并且二者不再是孤立地各自发挥作用,而是用席勒的话说:“游戏冲动…把形式送入物质之中,把实在送入形式之中”因此当人处在游戏状态的时候,便可进行一种自由的活动。
61、综上看来,“美”既能释放天性,又能约束着我们的天性,既然它如此完满,那么席勒又为何一语道破它的不足:“美不提供任何个别的结果,不论是对知性还是对意志,它不实现任何个别的目的,不论是智力的还是道德的,它发现不了任何一种真理,它无助于我们完成任何一项义务;总而言之,美既不善于建立性格,也不善于启蒙头脑”?(15)这个说法可以进一步转换成另一个问题:美既然不能为智力的发展和道德的实践提供任何具体的结果,那么为什么席勒还认为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之间具有一种本质性的关联?而这恰恰也是康德和席勒的分歧所在。康德认为道德主体应当是排除了所有感性因素的理性主体,而席勒的道德主体却是理性我与感性我的统是义务和情感的结合。
62、“美育”概念的出现,是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鲍姆嘉通建立“美学”学科体系之后,由席勒提出来的。
63、然而,席勒并非认为这两种力量生来就彼此对立,而是在文明化过程中,人因文化的发展疏远了自然,导致对理性的单方面追求,进而形成了物质驱动力与形式驱动力的分离与对立,造成社会愈加割裂、机械的时代病症。这一论述类似于卢梭所谓“现在盛行的不平等来源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且“社会及其孕育的不平等精神改变和歪曲着我们所有的自然倾向”。因此在第八封信中,席勒指出时代任务为培养“感受能力”。
64、席勒不惜把最高的评价加诸希腊人身上,希腊人被想象为人的初始、完美阶段,他们先天所拥有的种种才能、品质没有被剥夺或片面地使用,其一切品质都是混合、均一进而完整的。从中可以看出席勒对“人”的赞誉和自信。“希腊人”既然能够成为审美教育的主体和目标,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人”的一种历史资源和未来可能性,也就是说人无论在遥远的过去还是未来,都能够达到这种完整、和谐、统一的境地。这也意味着前文中对“近代人”的评价貌贬实褒,也即近代人的不良现状源自外在条件的变换,通过改变或者抵消外在条件,近代人就可以恢复到曾经的完善状态。
65、②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力;形成他们对于美和艺术的爱好。
66、书院邮箱:tongjifuxing@1com
67、尽管席勒认为美对于具体的道德决定于事无补,但他认为一颗优美的心灵必然同时也代表着道德性格的高尚,也就是人的整体性格的和谐。(“游戏冲动”的时候,人们突破了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限制,尤其是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拘泥于某个具体的功利目的。)换言之,席勒并不关心人在某种功能(知性、意志等)中的个别活动,因为那些有规定性的个别活动会把人限制住,惟有感受整体功能的活动才有可能进入无限的状态,审美情感正是通过调动起人的整体功能,从而把人引向无限的状态,而不拘泥于局部的实务。
68、席勒认为,到了近代社会,严密的分工制和等级差别使得人身上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这两方面分裂开来了,“人性的内在联系也就被割裂开来了,一种致命的冲突就使得本来处在和谐状态的人的各种力量互相矛盾了"。这样,每个人身上的和谐被破坏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也就被破坏了。他认为,这是近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危机。为了解决这一社会危机,席勒提出他的方案,就是要大力推行美育,使人从“感性的人”变成“审美的人”。
69、声明:本平台支持艺术、学术、文化传播。发布或转载内容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70、(23)(24)[法]福柯:《何谓启蒙》,顾嘉琛译,选自《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版,第536页,第533页。
71、费希纳:提倡重视实验的“从下而上”的美学,通过实验,他认为黄金分割段是最美的形式。
72、另一方面,艺术之所以能作为审美教育的工具,还因为它起源于游戏,这是席勒从生物学的观点得出的结论。他发现狮子、昆虫、鸟儿这些动物在满足了生理上的需要之后,便将过剩的精力用于游戏,动物的游戏是一种生存的本能,因为它有助于幼小动物生存技能的形成。而人类的游戏则源自一种先验的本能,这种游戏币动物的游戏更高级的标志在于对假象、外观的关注:“表明野人进入人性的那个现象是什么现象呢?不管我们对历史的探究深入到什么地步,这个现象在所有摆脱了动物状态的奴役生活的民族中都是一样的:对假象的喜爱,对装饰与游戏的爱好。”(1)(p138)“只要人真的开始重形象甚于重材料,并敢于为了假象而牺牲实在,他的动物性的轮环就立刻被打开,他就置身于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1)(p147)
73、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74、在《美育书简》中,席勒将古代希腊社会的与近代文明社会进行了对比,感到在古希腊社会中,人的天性是完整和谐的,人具有完美的人格,个人与社会之间也十分协调。席勒认为,近代文明社会由于大工业的发达,造成了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和职业等级的严格区别,这样一来,不仅使社会与个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使个人本身也产生了人格分裂。
75、比对“有机生命”式与“机械整体”式的社会,不难看出席勒认为其所处时代的“活力”渐趋消退。难能可贵的是,席勒并非止步于对社会的宏观分析,而是深入到人内心中去思索社会的病症。他认为,纷乱无序、追逐利益的社会根源于人自身理性与感性的分裂,问题在此时转换为如何恢复人性的整体性。席勒指出,“只有通过艺术与美,才能恢复这种整体性。”
76、康德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提出理性的第三大功能:判断力理性。判断力理性能从受制于因果必然法则的自然之中直观到心灵自由所追求的合目的性,如此一来,机械性的自然就不再排斥精神领域的自由法则,甚至于成为开展后者的场域。就人之存在而言,通过判断力理性的运作,身体的自然性将符应心灵自由所追求的「最高合目的性」——即「福德一致的至善本身」,并与之共构完善的人格。
- 上一篇:精选适合摘抄的优美语段短一点(48句文案)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