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语录网

经典语录

精选道德经最经典的一句话(69句文案)

时间:2024-01-04 08:59:34

道德经最经典的一句话

1、后人总误会老子提出无为而治是一种理想化的乌托邦。(道德经最经典的一句话)。

2、老子写这东西不从世智,说白了不是给人看来学习知识的。这本书是给人修道悟道用的。顺带给人拿来治国治家,但其实里面讲治国的内容,也都辅助于个人的修行。

3、道,要效法自然,也就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违背事物运行的规则。如果不遵守这个原则,就会遭受报应。比如乱砍滥伐就是导致水土流失、胡乱排放就会污染环境导致疾病增多等等。所以,“道法自然”四个字价值连城,值得一生牢记。

4、当我们面对一位不对谈的人,心中会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6、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德经最经典的一句话)。

7、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话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多说话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与其喋喋不休,不如在沉默中好好修炼自己的内心。生活中说话要注意对象、场合,说话之前要考虑一下话能不能说,背后议论人的行为不要做。说的是别人,痛的可能是自己。

8、0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的,就像乌云遮不住太阳,洪水冲不垮山岗。困难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没有做一丝努力就在困难面前认输。成功的人,不是没有经历过困难的人,而是在困难面前撑住并熬过来的人。只要相信自己,没有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9、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

10、3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译文)上德之人,没有故意洛守德,所以自有道德。下德之人,害怕失去德,所以反而没有德。

11、34)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译文)天下的万物都产生于“有”,而“有”却从“虚无”中来。

12、我有个大学室友,上大学的时候第二外语选修的是韩语,刚选修那会,她比任何人都努力,除了上课,她就报补习班,买各种各样的教材。

13、(译文)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

1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5、做人的修养,与金钱和地位无关,一个人唯有懂得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不然,自己所做的一切缺德的事情,都会受到道德的谴责。

16、(译文)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

17、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18、与其什么都不懂乱说一通不如沉默寡言分析他人所阐述的话语,更不可再别人背后随意议论,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说出来的话,会不会被其他有心人听到传给当事人,如果是夸别人的还好,但是这类话传到当事人耳朵的几率非常低,而真正传入当事人耳朵里较高的还是你之前议论的是非,就像中国的另一句古话所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19、所以啊,你看,《道德经》是不是一本修道的指南著作?

20、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1、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故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失,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22、他这套东西,由于文字隔着几千年,晦涩有隔阂,所以没有办法做到雅俗共赏。可其实他写的已经很简练,非常简洁,没有一个字是废话。

2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4、点评:诚实可信的话,用不着去刻意装饰;美好动听的言语,往往都是不可靠的。真正的好人,不会花言巧语;巧舌如簧的人,往往不是什么好人。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一定博学;见多识广的人,未必就有智慧。

25、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译文)能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能认识自己的人,是真正聪明的人。

26、人在做,天在看,很多人违背了道德,违背了良心,做尽缺德事,始终有一天会被人揭开面具,从而走向失败。

27、不仅孝道在衰落,父母的慈道也在衰落,至少父亲的慈道在衰落。

28、当你想完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接着来看一下,是否你的答案中有父母、兄弟姐妹、伴侣,甚至朋友......

2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30、布朗宁说:“能够反躬自省的人,就一定不是庸俗的人。”

31、当我们开解自己时,会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32、《道德经》中说:“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3、我们被老子绕晕的时候,不妨把他的好朋友释迦牟尼大师请来帮帮忙。释迦大师说:我法妙难思,就是这个恍惚。佛门说:真空妙有这四个字,便是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的最佳解释。

3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5、赏析:道家认为,在自然面前,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各自按照各自的规律生存、进化、发展着。天地对万物不加干预而任由其自生自灭。看似冷漠,其实正是最好的态度。

3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7、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8、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39、今天就给大家分享《道德经》中的4句名言,帮你化解迷茫,领悟自然与人生的真意。

40、(译文)把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性命。不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无私?反而可以

41、这句话是一个心法,可以使人内心平静,无欲则刚。姑且解释一下,比如一杯有泥沙是水,让它沉静,则杂质会沉淀,水会变清澈,如果杯子不停的摇晃,谁能让水变清?这是一个比喻,水是我们的心,泥沙则是杂念,唯有心沉淀,才能得到静谧,“静能生慧”“一波若生四万八千智慧”虚怀若谷,虚心,沉潜,不失为处世一个明智之举。

42、所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这个空色都是同一个东西,都来自同一个地方。他们是众妙之门。

4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慧的人从不多说话,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一定会惹是非上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舌头本是最柔软的,但有时又会变成最锋利的武器,伤害别人,伤害自己。谨言慎行是我们一生都该恪守的为人原则。

45、特邀国学领域有深厚研究的专业导师进行答疑辅导,解析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有理论、有方法,帮你真正理解经典,将经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6、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47、那为什么又会“常与善人”呢?就是因为善人会顺应自然规律,一切顺道而为,而恶人却不懂这个道理,常常违逆自然规律,从而遭受自然规律的惩罚。

48、香火虽然不是很旺,但也不影响这个道观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49、后面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5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驰骋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空隙的东西。所以我知道了“无为”的好处。

51、正是因为他不经过大脑思维,完全以清静心流露而出。所以才有这么伟大的道德经。

5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53、在大道盛行的时候,仁义就会被人们忽视,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只有在大道缺失的时候,由于人们缺乏仁义,才会加大提倡。

54、最高的善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55、大家都是一样的生生死死,永远没有穷尽。可是在这样的芸芸当中。我们统一都可以归根归溯到根源。归到根本上。什么是根本呢?就是这个静,

56、知乎上有个问题:你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是什么样子?

57、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8、一个人在人生中,一定要了解自己,认清情势,别让自己陷入是非之地,才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5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0、赏析:“贵柔”是《道德经》的基本观念之老子认为,“柔弱”是万物具有生命力的表现,是“道”的基本表现和作用,它实际上已不局限于与“刚强”相对立的狭义,而成为道家思想概括一切从属的、次要的方面的哲学概念。“至柔”在这里是真正有力量的象征。老子在这句话中要突出的是事物转化的必然性。

61、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62、应作如是观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63、与人相处,如果不能宽容,那么你就难免处处树敌,寸步难行。而在老子看来,不记旧怨还不是宽容的最高境界,真正懂得宽容的人在放弃报复对方的想法,热情大度地待人,求得人与人之间的谅解、和谐。

64、所以,类似于早起、劳作,这类对自身有益的事情,只要是正确的,即使自己不习惯、不情愿去做,也应强制自己去尝试、去突破。在一次次的挑战和超越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65、踮着脚的人,也许站得高,却注定站不稳;迈大步的人,也许走得快,却注定走不远。

66、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67、(译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

68、经典七: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