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精选王阳明名言我心光明(81句文案)
王阳明名言我心光明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阳明毕生以讲学传道、发扬光大心学为第一要务,终至于成己成物、全己全人,完成儒者使命。
2、下面这十句,尤其精彩,堪称说尽了心学的高明境界。
3、当时赞礼派遭到激烈的反对,处境艰难,急需理论支持。阳明不言,他们从宋儒欧阳修那里找到了依据。当“大礼”尘埃落定后,欧阳氏乃被抬入孔庙陪祭,得到当世的巨大报偿。(王阳明名言我心光明)。
4、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
5、当朝臣因为议礼而分裂时,在越中大开讲席、声望日隆的“王夫子”,却采取了刻意回避的态度——大臣霍韬、席书、黄宗贤、宗明等“先后皆以大礼问,竟不答”。
6、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7、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王阳明(王阳明名言我心光明)。
8、屡立功劳却屡遭构陷,是王阳明一生的真实写照。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短短一个半月之内,运用神速果敢的军略,平定了差点颠覆大明王朝的宸濠之乱,立下赫赫战功,却有功无赏,反受中伤。
9、王阳明一生虽历经坎坷,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他创立的阳明心学,集心学之大成,在明以后的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严复、梁启超、孙中山、蔡元培等近代思想先驱们无不受其启发和影响。日本近代著名哲学家高濑武次郎甚至将明治维新的推动归功于阳明心学的传播。王阳明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著有《王文成公全书》。
10、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问弟子:“到哪里了?”弟子回答:“青龙铺。”王阳明又问:“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阳明笑了一下:“到南康还有多远?”
11、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2、一言以蔽之:“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八字真言,便是阳明所理解的兵法要义。
13、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阳明的最后一句话“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表明你心中有着无限的包容、友爱和善意;而这样的人,谁不愿亲近?谁不会爱戴?自然“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确实已经是真正的圣人。
14、通过彻见本体后的无为观照,欣然承认上天给予自身的命定东西,随缘生死,一顺天则。自作主宰,自在自如。
15、“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16、被成功学洗脑多年的中国人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日夜学胡雪岩仍然一贫如洗?
17、周积无声的落泪,问:“老师有何遗言?”船里静的只有王阳明咝咝的呼吸声。王阳明用他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笑了一下,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8、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19、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问弟子:“到哪里了?”
20、点题:这个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21、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周积叫进来。周积匆忙的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
22、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推导,如果一个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阴暗,那么其实不是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的心里没有光明,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看到这点,力求扭转,那么光明便已不远。
23、刚到不久,阳明带去的三个仆人,都因水土不服,病倒了。他并不气馁,反主为仆,为三位仆人做饭、洗衣、熬药,直到他们的身体痊愈。
24、自“今上”即位以来,不断有朝臣推荐他,有荐他入阁的,有荐他总督三边、出掌兵部的,可皇帝一概不准。这次命他往征粤西,也是事出无奈。盖因思恩、田州迭遭土官之乱,朝廷调集四省官军围剿,终是师老无功。这才从大学士张璁、桂萼之荐,准他出山,去西南几千里外料理这件棘手的烦难事。
25、阳明探索追求真理的过程,就是阳明学的现代意义。
26、程朱理学:知行二分,知先行后。把知行分成两截,重知而不重行,以知代行,“终身不行,也遂终身不知。”
27、五百年过去了,我们至今仍然没有足够的信心、能力和勇气去平视他,去试着跟他对话,去走进他的内心,这不能不说是件很遗憾的事情。
28、过去几年,时局纷扰,为了由外藩入继天位的嘉靖皇帝生父母的封号问题,吵得天翻地覆。在这场名为“大礼议”的政争浪潮中,原首辅大学士杨廷和下台,保守派阁部大员或贬或逐,而皇帝的支持者、被称为“议礼新贵”的张璁、桂萼辈强势入阁,“赞礼派”纷纷跃居高位。
29、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
30、“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么?”故事背景:关于“盗贼也有良知”这个论点,王阳明并非信口开河,而是有事实依据。据说他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31、开悟后的王阳明,不但重新回到权力中心,还创立书院,甚至还屡建奇功。
32、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王守仁《传习录》
33、阳明自幼立下了远大志向,面对千难万险,他始终不屈不挠,探索追求真理,注重身体力行,最终达到成圣贤、建功业、著书立说的人生至高境界。
34、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个国家早已习惯了自我欺骗,从政府到人民。谎言成为维系一切的基石,只需轻轻一推,这座填充着豆腐渣的违章建筑便会轰然倒塌。
35、◇解读◇ 孩子们啊,你们要听从教诲:勤奋读书,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要学习谦恭待人,一切按照礼仪行事;饮食要节制,少游玩;不要说谎,不要贪利;不要任情耍性,不要与人斗气;不要责备别人,但需管住自己。能够放低自己的身份,这是有志气的表现;能够容纳别人,这才是有大的度量。做人,主要在于心地的好坏;心地好,才是善良之人;心地恶劣,是凶狠之人。譬如树上结的果子,它的心是蒂;如果蒂先败坏了,果子必然会坠落。我现在教诲你们的,全都在这里了。你应该好好听从,不要轻易放弃。
36、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禅宗和尚的禅机。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接收方触机领悟。
37、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
38、14岁,学习弓马之术。以为当世儒生仅巧于章句,只关注科举及第,最大缺点是不懂兵法,一旦遇事就束手无策,实乃儒生之耻。
39、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用兵有术否)?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40、孔子曾经讲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而作为儒家学派忠实的信徒,王阳明很可能是秉承着孔子的这一遗志。更何况王阳明“悟道”的时候,才三十六岁左右,相对于孔子“五十知天命”而言,他走得更远。
41、“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42、总有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王阳明则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的东西、珍贵的品质。所以人要对自己有信心,坚信自己的价值。
43、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王阳明《传习录》
44、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45、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46、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47、经过朱熹的修改之后的《大学》,瞬间高大上了,但是也注定会让后世弟子更加迷惑不解,因为朱熹所打造的儒家经典完美体系中有一处不易察觉的“bug”。
48、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守仁《读易》
49、一个高居哲学思想的巅峰,握有“道统”的权威,一个高居世俗权力的巅峰,是至高无上的君主,可谓旗鼓相当,冤家路窄。
50、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口若悬河、纸上谈兵、文章做得漂亮的不知有多少人,但像王阳明这样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如此完美,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的,却廖廖无几。
51、“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故事背景:有一天,那个个性极强的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我们应该注意,王艮这句话别有深意。王艮来拜王阳明为师前就是狂傲不羁的人,拜王阳明为师后,也未改变“傲”的气质,王阳明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终认为圣人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说的“我看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在讥笑王阳明的言论:“你瞧,那些在大街上的凡夫俗子都是圣人,我怎么就不相信,天下会有这样多圣人啊。”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王艮尴尬的一笑:都是圣人。王阳明点头说:对!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52、(原创)参与者说:群英汇线下游校活动——民大站
53、其实,无论是在思想的影响还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国藩都稍逊其偶像王阳明一筹。
54、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55、山河大地都沐浴在它的光辉之下,这等快乐,不必非要在中秋才有。
56、这是一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诗。东正堂介绍说,佐藤一斋将这篇《啾啾吟》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又说这首诗虽然很不错,但如果只会吟诵,却不知王阳明当时创作这首诗的背景的话,就无法掌握其中的深意。
57、他说,自己是朝廷的命官,俘虏要亲自献给皇帝。很显然,阳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也知道,这终究不是法子。
58、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59、其次,在三教之间,阳明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平台来理智地评判佛教、道教。认为佛老“二氏之用,皆我之用”,仅因“后世儒者不见圣学之全,故与二氏成二见耳”;不但如此,“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这就是阳明的气度。
60、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61、阳明虽被尊为圣贤,但绝不是神仙。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真实人物。一切将他神化、圣化、神秘化的想法和做法,都无助于我们从这一“思想宝库”中汲取生活营养。
62、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63、立于谗徒围攻之中,一如平日泰然自若,丝毫未露危惧之情,如此坚毅,令人感佩。也正因为如此,阳明先生的形象成为暗黑时代耀眼而永恒的光亮。
64、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
65、如果说剿匪只是一场前戏的话,那大戏很快就要上演了。
66、那种把所有思想、哲学都简单地、机械地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做法,那种认为唯物主义就是进步、唯心主义就是落后的想法,本身就不符合人类思想发展的实际,也就在本质上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
67、阳明受命起复后,在给霍韬的信中,针对他“不言”的质疑回应说:“往岁承你以《大礼议》一文见示,那时我方在守丧,心中虽然赞同却不便奉复。既而席书也有信来,使者非要拿到回信才肯离去。
68、中国哲学上的知行观,主要围绕着知行的先后、分合、难易展开。
69、刘瑾大怒,阳明被当廷杖责“既绝复苏”,打入大牢。刘瑾还不解气,又把他贬到万里外的蛮荒之地贵州龙场,任从九品的驿丞——掌管驿站车马迎送的卑微官职。
70、“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71、钱穆先生说:只要不曾忘记龙场驿的忧危和征濠后的馋讥交作,就会理解阳明“正要在此等时磨练”的意义和来历。
72、王阳明不答反问:“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
73、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74、1521年的中秋节,五十岁的王阳明,正在家乡浙江余姚,侍奉七十六岁高龄的父亲。这个中秋节一直是阴天,阴云密布,直到夜间也没有散去。因为和父亲在一起,虽然看不到空中的圆月,王阳明仍然心情愉快。这天晚上,他写下了一首《中秋》诗。
75、这在他临死前讲“我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时已有所体现,以下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
76、也就是说,在龙场悟道之前35年的人生,阳明历经了五个阶段的“沉溺”。这些似乎都是在走弯路。
77、就这样一天天在与世隔绝的山洞里自我拷问,一日突然大悟。据《阳明先生年谱》记载,“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78、(原创)参与着说:梦想与科技的交融——群英汇第七届线下活动
79、所以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不是不言,而是已经说清楚了。
80、对“心”的探索,使王阳明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他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出发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他的名言是:“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 上一篇:精选鼓励自己的霸气图片(53句文案)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