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语录网

经典语录

精选谭嗣同被斩场景(49句文案)

时间:2023-06-30 11:11:04

谭嗣同被斩场景

1、谭嗣同是中国近代戊戌变法的主要成员之他的思想相对比较激进,在实行变法的过程中,由于错误的相信了袁世凯,反被袁世凯出卖告密。慈禧太后下令逮捕了留在这里的维新人员,并于背景菜市口砍头问罪。和他一起被斩首,还有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这六人并称为“戊戌六君子”。

2、戊戌变法爆发后越演越烈,而身担重职的谭嗣同被召唤到北平商议事情,之后被封为四品军机章京,而大刀王五知道兄弟的险恶困境,出于兄弟情义就一直跟随在其身边保护他的人身安全。可惜变法不能成功,慈禧太后暴怒起来就下令屠杀所有参与者,而首当其冲的就谭嗣同,有一次谭嗣同意外被清兵抓走,王五知道后异常焦虑,于是拿出身家财产想让狱兵通融一下。

3、                    忍死须臾待杜根。

4、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谭嗣同被斩场景)。

5、行刑当日,慈禧太后特意指定当王五当刽子手去亲自砍掉谭嗣同的脑袋,而诡计多端的慈禧还专门指定只能使用钝刀,这种刀看人头颅很残忍,由于刀口不锋利所以需要在受刑囚犯颈部狂砍数十刀才能把脑袋砍断,所被砍之人则是惨叫震天,受尽痛苦而死,而王五是用刀的高手,刀法如神,为了让好兄弟死得痛快点,他使出了毕生武学在三刀内尽快解决的谭嗣同,可是对方还是在短暂的时间里发出惨叫声。

6、虽然出生于官宦世家,但是,他却走了一条与父亲完全不同的道路,成为最激进的维新派。

7、那么犯人既然已经不敢反抗了,为什么被砍头时还要下跪呢?

8、维新派做鸟兽散,康有为、梁启超早早开溜,日本使馆曾派人联系谭嗣同,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被他回绝,他也回绝了梁启超的好意,慷慨陈词:“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9、纷繁的事物,只有除去枝叶,才能抓住主干。如同毛泽东当年所说:“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只有一句话:造反有理。”六君子的罪名可以有不同说法,但说到底也只有一条,那就是:你们这帮人动了老佛爷的蛋糕,触动了人家的核心利益。

10、在教育方面,举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祠庙、义学及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废八股文,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谭嗣同被斩场景)。

11、时年二十八岁的光绪皇帝体态瘦弱,身量不高,在长年严格的宫廷教养下,举止文雅,仪态谦逊,皇帝面色苍白不甚健康,但他的五官相貌几乎无可挑剔。在崇尚文弱精致的中国古代宫廷,光绪皇帝可算"翩翩美少年"了。虽然谭嗣同对光绪的第一印象并无好感,但光绪决心革故鼎新消除顽疾,还世界一个全新有活力中国的观点和决心与他不谋而合,这才对年轻的皇帝刮目相看。

12、大刀王原名王正谊,师从大镖师双刀李凤岗,因在师门排行第五且刀法纯熟,故江湖人称“大刀王五”。王五以保镖为生,他为人慷慨大度,好行侠仗义。谭嗣同很敬佩其为人,遂拜为知己,并学其刀法。

13、每每读起这首让人荡气回肠的诗句,眼前总会浮现出英雄义士谭嗣同那张坚毅的面容来。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死神即将来临时,没有痛哭流涕的忏悔,也没有卑躬屈膝的求饶,而是从容赋诗,慷慨赴死。那种大义凛然的悲壮,视死如归的气概,时至今日仍然让人唏嘘之余敬佩不已。

14、当然这只是电视剧理想化的场景,在古代真实的砍头场景中不仅没有人劫法场,犯人甚至连反抗都不敢,还很配合地自觉下跪,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被斩首的人本身就不想活了吗?

15、当时,为了推动变法,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奔走呼号,渴望能唤醒中国人血性的一面。

16、谭嗣同是6人中慈禧最恨的人,故意留在最后行刑,想给他造成极大的心理恐惧,其他5人的头地齐刷刷被砍下,唯独谭嗣同一刀不成,两刀也不成,足足砍了30刀,邢台下的老百姓都吓坏了说:“这不是砍头,是锯头”。谭嗣同固然硬气,但他也是肉身凡胎为何砍了30刀才砍下?

17、事实上,所谓的“戊戌六君子”,唯独谭嗣同一人确实是甘愿受死。正如谭嗣同临死前说的那样,“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18、    清廷在逮捕康广仁、谭嗣同等人后,曾几次会议,讨论对他们的处置。刑部以事体重大,请求军机大臣会同审问,以昭慎重。但在荣禄、刚毅等人的怂恿之下,慈禧下令不经任何审讯,将谭嗣同等六人立即斩决,下达“圣旨”,称:

19、                    去留肝胆两昆仑。

20、只不过有的犯人个子很高,站着砍头很不方便。所以为了减少刽子手的表演失误,也为了减少犯人受刑时的痛苦,一般都要求犯人跪着受刑。

21、谭嗣同死后,他的头颅滚在一旁,血肉模糊。几位老家人前来帮忙料理后事,鹤年堂老板端来一盆温水,将谭嗣同头颅上的泥土与血迹洗去。谭嗣同当时是两眼圆睁,嘴巴张开,像是死不瞑目、又或者是大声疾呼。

22、据谭嗣同的师傅胡七的《谭嗣同就义目击记》记载,谭嗣同在行刑之时,毫无畏惧,他是第五个被砍头的,由于使用的是钝刀,直到几十刀后谭嗣同才断气。但在此文中,并没有记载谭嗣同临刑时大声惨叫。

23、慈禧有交代,这个谭嗣同要好好用刑,站在谭嗣同身后的刽子手,拿着卷口的大刀,行刑的时候连砍了十几刀,才将谭嗣同的脑袋砍下,如此的残忍行刑手段,实在残忍。底下围观的老人都看不下去了,直摇头:“这是砍头还是锯头啊,直接杀掉不好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24、   谭嗣同又不顾刚毅的阻挠,慷慨陈词:“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

25、台下的百姓最爱看砍头的场面,一堆人簇拥而上,就像一群无知的看客,根本就不知道这6个人在为谁献身。

26、晚清政局动荡。在外国势力入侵、太平天国运动等叛乱迭起的时候,清王朝在风雨飘扬中国力极速下降,连GDP都一落千丈,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人民生活最贫困的国家之一。正值此国家危难之际,像洋务派、维新派这样的能人志士才提出新的想法、推动新的改革,但也收到了清王朝守旧势力的极大反对,牺牲了像戊戌六君子这样的人。

27、谭嗣同被捕后王五并没坐视不管,事实上王五曾试图组织人马劫法场,然而监斩官刚毅改变了囚车前往菜市口的预定路线,使王五扑了一个空。王五因此错失了见谭嗣同最后一面的机会,此后王五为给谭嗣同报仇多次犯险只身刺杀监斩谭嗣同的刚毅,由于对方守卫严密而始终未能得手。

28、大刀王五万分悲痛,含着泪带领徒弟们,收敛了谭嗣同的尸骸,并将其运到湖南浏阳,安葬在浏阳城外石山脚下。

29、狱吏答应可以花钱雇人替死,但是,谭嗣同坚决要当为国家变法流血第一人。

30、只见刽子手安静的站在死囚旁,眼睛一直盯着监斩官。时间一到,监斩官怒吼一声“斩!”然后将令牌抛下,在令牌落地的一瞬间,刽子手就开始了行动,他先改成双手握刀,然后猛的砍下。

31、  面对这痛入骨髓的惨状,谭嗣同等人悲愤而又平静。杨锐被杀后,刘光第将其头捧来,用纸巾擦掉血,放回杨锐脖颈处,然后引颈就戮。林旭就刑时,厉声责问刚毅,自己所犯何罪,其神色不变。

32、何为钝刀?顾名思义,钝刀即为尚未开锋的刀具。与削铁如泥的快到相比,用这样的刀来杀人,无异于就是在折磨刑犯,是故意加大受刑者的痛苦,以示惩罚。就这样,当六君子被押赴刑场后,所将要面临的便是“无刃大将军刀”,势必饱受磨难。

33、王五被洋人枪杀后,清军官吏派人把他的头颅挂到城门上头示众。

34、因此,谭嗣同临刑时大叫是在表达自己的无奈之情,其中“无力回天”,既是对黑暗统治的无奈,也有对群众不醒的无奈。

35、谭嗣同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底层人士,自从被光绪帝赏识后,一跃成为四品卿衔,协助皇帝变法维新,官职实际上位同宰相,可谓一步登天,人前显贵。那么作为臣子的谭自然感恩戴德,何况光绪的变法理念还和自己一生的抱负息息相关。既能借助皇帝之手实现自己的理想,又能博得帝王欢心位极人臣,此等两全其美的事谭嗣同岂能不高兴,所以说对光绪帝的知遇之恩,谭自当涌泉相报。

36、围观的百姓并不知道谭嗣同在坚持什么,但是这悲壮的气氛感染了所有的人。有一个围观老人回忆此事,感慨表示,这哪里是在砍人,分明是在锯头。

37、    谭嗣同等六人被押上铁笼囚车,人人身带镣铐,从刑部监狱押向北京城南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沿途大量官兵手执刀枪围护,如临大敌。此时,谭嗣同的友人王胡七等集合了十多位有武功的武林弟兄,在宣武门的城门附近设下埋伏,准备劫持囚车,营救谭嗣同。但沿途清军密布,王五等人无法下手,只得含泪作罢。

38、谭嗣同曾经跟随大刀王五学习过6年剑术,得到大刀王五真传。谭嗣同剑术炉火纯青。

39、“他们并不是没有职务的文人,到北京来谋生活,因而抓住维新理论作为进身之阶,而都是——除康广仁外——高级官吏,居于负责地位的。最近慈禧太后在北京所处死的六个青年,无疑地,历史将以爱国者的名义给予他们,因为他们是为国家的利益而贡献了自己的性命。”

40、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家里有人犯罪了,胆敢包庇,你的亲人和邻居都会遭殃,这也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41、谭嗣同,字复生。在谭年轻时,他的家乡流传一种传染病,得这种病的人几乎全部死去。谭嗣同不幸也被传染。他病了很长时间,家人都以为他要死了,但最终他奇迹般地痊愈了。谭嗣同康复后,就以复生为字。

42、尤其是商鞅变法以来,发明出“连坐制度”更是让人不寒而栗。制度规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允许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揭发,若不从命,十家连坐。

43、回忆录《谭嗣同就义目击记》,真实性有待商榷。

44、在古代“下跪”非常频繁,小辈见晚辈要下跪,百姓见官员要下跪,官员见皇帝更是要三跪九叩,行最高下跪礼节。这也是古代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方便等级管理的做法。

45、《药》里面讲了革命斗士夏瑜为了拯救老百姓,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不惜被押上断头台。但老百姓就像看杂耍一样去看夏瑜被斩头,还有华老栓夫妇盼着夏瑜被斩后的血,希望得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肺痨。其实,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鲁迅在夏瑜这个人物时,借鉴了谭嗣同的真实事迹。

46、当犯人被押到法场之后,会被刽子手绑在木椿上,双手反剪式捆住,整个人就像被捆的粽子由不得任何反抗。

47、后来,谭嗣同在家中被捕。王五在谭嗣同入狱后,仍设法打点狱卒,好让谭嗣同少受点苦。在狱中,谭嗣同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命诗。包括谭嗣同在内的戊戌六君子,皆被判斩首之刑。

48、谭嗣同在刑场高声喊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大声呼罢,接着是哈哈大笑。面对此情此景,围观的百姓无不潸然泪下。六君子中第一个受刑的是康广仁,因慈禧对六君子恨之入骨,特嘱咐刽子手使用“大将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