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精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87句文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
1、(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刚才说曹操,连先帝都称赞曹操有能耐,就这样的人,也失败很多次,我才能低下,怎么能保证一定得胜呢?这是第四点。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4、一米姐姐:嗯,周总理对国家可是鞠躬尽瘁的。
5、不过,可惜的是,刘备的大方向虽然没错,但一次战役的胜利,绝非仅仅方向正确就可以了,还取决于其他太多的因素,更何况这个所谓的“方向正确”,其本质也是一种无奈。
6、有一次,司马懿虚情假意地接待前来下挑战书的使者,问道:“你们丞相很忙吧,身一体还好吗?”使者回答说:“丞相很忙,军营里大小事都亲自过问。他每天早起晚睡。近来胃口也不太好,饭量很小。”使者走后,司马懿对将士们说:“诸葛孔明食少事多,怎能支撑长久呢?”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就在这年八月病故,年仅54岁。
7、与此同时,孙权应约派出三路大军进攻魏国,配合蜀国的行动。魏明帝亲自率领大军南下,大败吴军。诸葛亮只好孤军作战。蜀军很想跟魏军速战速决,但司马懿固守营垒,坚守不出,决心要打持久一战。双方相持了一百多天。
8、按照诸葛亮生前嘱咐,蜀军密不发丧,各路人马按序撤退。
9、(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
1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个成语,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半用于形容人的伟大。
11、诸葛亮的《诫子书》,就体现了这样的高尚,就流传成如此的经典。
12、因为蜀国国力弱小,调兵情况一向不容乐观,可以说每次出兵都是倾全国之力,与残酷的命运抗争。而且打持久战也不是蜀国能消耗得起的,但是魏国主帅司马懿却思路很清晰,一个字--拖。
13、前些年,在江东,刘繇、王朗实力都很强,可是他们不思进取,安稳求全,结果让孙策强大了,吞并了江东,这是前车之鉴,也是我说的第二点。
14、总兵仇鸾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同府得以保存。
15、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16、如果说《诫子书》重点强调的是“修身学习”,那么《诫外甥书》重点阐述的则是“立志做人”。这些“家风传承”,对当今社会的子女教育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7、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他曾革新“连弩”,可连续发射10箭;制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18、有史学家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官员财产申报。
19、睡得晚,起得早,工作又努力,说得跟长鸿我似的......而且诸葛亮“杖责二十都要亲自过问”,什么概念,相当于你一个国家二把手,每天还要管什么呢?管一个外卖小哥送餐送晚了该不该罚款200,一个私家车今天没有按照限行要求上路该不该被处理,这怎么管得过来呢?也如司马懿所言,身体长期超负荷,自然吃不消,公元234年8月底,诸葛亮实在撑不住了,他巡视军营,检阅三军,安排好后事,心中依旧放不下未竟的事业,只能东望长安,仰天长叹,之后,不幸病逝于军中,享年54岁。
20、为了统一中原,诸葛亮曾经多次兵出祁山,前几次出兵,都是因为粮食不继而退兵,第五次他接受了以往教训,非常重视粮食供应。他设计了一种叫做木牛(改进的独轮车)的运输工具,用它把粮食运到斜谷口囤积备用。
2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无论朝代如何更迭,这朗朗的读书声在华夏大地无数书院学堂里已经吟诵了1800年,在亿万个名门望族陋室寒窑的厅堂门楣上已经张挂了1800年,在历朝历代莘莘学子铮铮仕人名臣贤相的胸腔里已经激荡了1800年。
22、原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23、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24、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5、(出自):汉·马融《忠经·武备章》:“行此六者,谓之有利,故得师尽其心,竭其力,致其命。”
26、 西魏是于535年从北魏分裂出来的北朝小国,实际创建者是宇文泰。他掌权22年,励精图治,志在富国强兵,故广泛延揽天下英才。苏绰有位堂兄叫苏让,被宇文泰任命为汾州刺史。上任时,宇文泰在京城门外为他饯行,分手时问苏让:“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刺史马上推荐了苏绰。宇文泰对苏让很信任,遂任命苏绰为行台郎中。
27、不犹豫 neverhesitate
28、 当然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状态,是一种敬业精神的极致体现,是愿为一项事业兢兢业业,愿为一种理想夙夜在公,愿为一份信念投入一生。这种敬业精神与每一位工作者都息息相关。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者,无不具有这种对工作对事业的奉献、勤奋、刻苦、执着、专注的精神品质,这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和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正如韩愈在《劝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事业精诚于勤奋认真,而荒废于嬉闹草率。
29、上回我们说到,刘备东征,从蜀汉政权内部来讲,是必须抓住“刘备尚且健在、关公遇害未久”这个时机,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如果错过这个时间点,这两个条件中少了其中任意一个,内部再要把大家动员起来,就很难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发现,做任何事情,尤其是一些特别重要的决策,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师出有因”是非常重要的。
30、原句白话释义: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预见的。
31、《三国演义》:你家丞相近来寝食,及事务之繁简,如何啊?我家丞相每日早起晚睡,军中罚二十以上者皆亲自披览,每日所食不过数升,丞相年逾半百,食少而事繁,恐不久矣。
32、事迹简介: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3、(释义)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34、蔡州城破时,金哀宗自缢殉国,他身边的重臣张天纲被南宋军队俘虏,并押送至临安。面对临安知府薛琼的质问,张天纲凛然回答到:“国之兴亡,何代无之?我金之亡,比汝二帝何如?”各位看官,请大家注意这句话中“我金”和“汝二帝”,张天纲心里把谁看做是自己的祖国,也就很清楚了。如果你是薛琼,听了这两个词,会不会气得手发抖地指着张天纲说:“你这个忘了祖宗的汉奸……”?事实上,当时的薛大人也是气得大喝一声:“给我拖下去。”
35、曹丕在公元220年年底称帝,而到刘备东征时,他在皇帝的宝座上坐了还未满一年。此时曹丕所要面对的,不仅有曹魏集团内部的权力交接问题,还有汉、魏两朝之间的权力交接问题,可以说比一般的接班人所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有太多的关系需要他去捋顺。所以面对刘备的东征,曹丕此时既不敢、也没空去介入,因为他需要先把内部的事整明白。而刘备,也肯定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要尽快出兵。如果再等上几年,等曹丕腾出手来了,刘备再想要东征,需要面对的,就不是东吴这一个敌人了,他完全有理由担心自己伐吴时,曹丕在自己的背后偷袭,自己就会面临关公在荆襄的窘境。
36、 历史王朝里的千古人物,以及当代社会中的英雄模范,他们做到了对工作事业殚精竭虑、报效终身,然而,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境界,是否就很遥远呢?
37、写到这里,一声长叹,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人啊,有的时候还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历史上的很多事情,尤其是那些特别重大的事业,绝对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能够成功的。
38、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竖子祖余策,犹能走强梁。
39、 当然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状态,是一种敬业精神的极致体现,是愿为一项事业兢兢业业,愿为一种理想夙夜在公,愿为一份信念投入一生。这种敬业精神与每一位工作者都息息相关。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者,无不具有这种对工作对事业的奉献、勤奋、刻苦、执着、专注的精神品质,这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和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正如韩愈在《劝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事业精诚于勤奋认真,而荒废于嬉闹草率。
40、谢秦王,谢秦王!君集一定不负秦王恩德,为秦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1、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42、(释义)鞠躬:弯着身一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43、(拼音):jūgōngjìncuì,sǐérhòuyǐ
44、原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45、(出处)“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46、东晋时期官至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的“书圣”王羲之,曾评价诸葛亮“经国达治无间然,处事而无玷累,获全名於数代”,实为“一国佐命宗臣”。
47、 苏绰是位天生的政治家,对政治和管理特别有悟性和专业。宇文泰对他十分信任,“推心委任,而无间言”,每次外出,均委他全权代理其行使权力。两人堪称我国历史上最为信任、珠联璧合的一对优秀君臣。苏绰的逝世令宇文泰极为惋惜和悲痛,知后忍不住放声大哭,哀哭之声感动了左右。送葬那天,“太祖亲于车后酹酒而言曰:‘惟尔知我心,我知尔意。方欲共定天下,不幸遂舍我去,奈何?!’因举声恸哭,不觉失厄于手”。场面颇为感人。宇文泰何以如此悲痛和怀念?乃是因为苏绰把毕生精力和智慧都贡献给了他治下的西魏,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8、 苏绰从此真正进入了宇文泰的视野。一天,苏绰随“太祖与公卿往昆明池观渔,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有位臣子说:“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宇文泰遂召来询问,苏绰做了详细回答,“太祖大悦”,继而兴致大增,又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苏绰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太祖益喜”。于是抛开其他人,“乃绰并马徐行至池”。两人谈得太投机了,竟忘了设网捕鱼就转回来了。太祖还觉得不过瘾,“遂留绰至夜,问以治道,太祖卧而听之。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宇文泰听得入迷,慢慢便起身正襟危坐,不自觉地用膝盖趋向前面。苏绰一直讲到天亮,太祖也一直听到天亮。第二天一上朝,宇文泰便对周惠达说:“苏绰真奇士也,吾方任之以政。”遂拜大行台左丞,让他参与国家机密。“自是宠遇日盛”,渐成宇文泰的首席大臣和智囊。
4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50、《出师表》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51、 《六条诏书》第一是治心。“心者,一身之主,百行之本”,治理百姓需有多条措施,但首要的一条是“治心”。那么,从谁的“心”开始治起呢?答曰:宰守。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从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开始。道理很简单,“心不清静,则思虑妄生。思虑妄生,则见理不明。见理不明,则是非谬乱。是非谬乱则一身不能自治,安能治民也”。故“治民之要,在清心而已”。那么,什么又叫“清心”呢?“所谓清心者,非不贪货财之谓也,乃欲使心清气和,志意端静”。而“心和志静,则邪僻之虑,无因而作。邪僻不作,则凡所思念,无不皆得至公之理”。而怀揣“至公之理”的人去治理州府,“则彼下民孰不从化”?用今天的话解释,就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有信仰,要立d为公,这样才会秉公用权,无私无邪,才会赢得老百姓的信赖和尊敬。
52、(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3、据《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东晋史学家裴松之著《魏氏春秋》中的一段话记载:“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也就是说,诸葛亮在组织人员制订法典《蜀科》的基础上,还亲自逐章逐条拟制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训厉臣子”。如今,《魏氏春秋》虽然早已散佚,《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的具体内容也湮灭在历史的风尘里,但今人仅从上述留存的条目名称依然可以想见,诸葛亮正是为使当世官员“不敢腐”“不想腐”,又专门制订了廉洁从政的“条例”“准则”,设置了“底线”“红线”“高压线”,让官员们“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54、——2011年9月1日,在中央d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他谆谆告诫全d同志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强调指出: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先贤和仁人志士都对高尚的精神追求作出了阐释。诸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的“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等等。
55、这句响亮口号,后来成为诸葛亮一生的真实写照,也积淀成诸葛亮这位历史人物独有的文化印记:提起诸葛亮,人们自然会想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提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们心中也往往浮现出诸葛亮的形象。
56、读音:jūgōngjìncuì,sǐérhòuyǐ
57、 其恤狱讼。人性中有善有恶,“善恶既分,而赏罚随焉”。因此,管理社会离不开赏罚,而赏罚的生命是公正和准确。“赏罚得中,则恶止而善劝;赏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民无所措手足,则怨判之心生”。故赏罚一定要慎之又慎,所谓恤狱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历来的治狱之官,可分为三个等级:优等的,“精心悉意,推究事源。先之以五听,参之以证验,妙睹情状,穷鉴隐伏,使奸无所容,罪人必得”,因此做出的惩罚轻重皆当;中等的,“率至公之心,去阿枉之志,务求曲直,念尽平当。听察之理,必穷所见,然后栲讯以法,不苛不暴,有疑则从轻,未审不妄罚,随事断理,狱无停滞”,这类办案者也能让人满意;下等的,“不仁恕而肆其残暴”,视百姓如木石任意拷打,常常是“巧诈者虽事彰而获免,辞弱者乃无罪而被罚”。如今的地方官员应达到中等水平,再努力向优等看齐。而对那些下等的,“则刑所不赦”。
58、(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59、例句:“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的誓言,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60、读音:(jūgōngjìncuì,sǐérhòuyǐ)
61、读音:(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
62、例句:可是眼下大敌当前,后有追兵,你可千万不要三心二意,迟疑不决,误了大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
63、从走上工作岗位那一天起,她就决心为祖国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4、曾国藩 | 芈月 | 魏文侯 | 曹操 | 隋唐 | 魏晋名士 | 易经
65、(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与参军掾属教》:“任重才轻,故多阙漏。”
66、第一个原因,是此时东吴刚刚占据荆襄,立足未稳,当地老百姓还是比较熟悉刘家人的统治(刘表、刘备),如果刘备能短期内卷土重来,则民心归附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再等上三五年,等东吴在荆襄的统治稳定了,老百姓熟悉姓孙的老板了,那就算届时刘备未死,蜀汉内部依然热血沸腾、矢志报仇,想要得到荆襄地区百姓的认同,就难多了。
67、诸葛亮一生对汉室忠心耿耿,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8、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69、再说曹操,雄才大略,用兵不差于孙武、吴起,但他也是在南阳、乌巢、祁山、黎阳、潼关挫折不断,有时都差点丢掉性命,才建立了曹魏。连曹操都这样险境不断,我想咱们不冒险就平定天下,那是不可能的,这是第三点。
70、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71、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长篇小说《三国演义》问世以来,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便随着小说、戏曲、评书、影视等文艺形式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播,其仕蜀汉忠心耿耿、斗魏吴足智多谋、遇险难料事如神、决朝政胸怀坦荡的艺术形象,为数百年来广大民众所熟知、喜爱和推崇。
72、司马懿探得蜀军因诸葛亮病死而退兵的消息,立即率军追赶。刚过五丈原,忽然蜀军旗帜转向,战鼓雷鸣,蜀军将士们转身掩杀过来。司马懿大吃一惊,赶快掉转马头,下令撤退。待魏军退远了,蜀军才缓缓撤出五丈原。
73、他是这样写的:先帝刘备知道我们蜀国和魏国是不能并存的,我们要完成大业就不能苟且偷安于偏远之地。敌人是很强大我们是很弱小,可是先帝知道不去主动打敌人,敌人也会来打我们的。坐而待毙,还不如主动去征伐敌人呢。因此先帝委任我时,一点也不迟疑。对了,迟疑、犹豫用英文是?
74、被陆逊火烧连营之后,不仅刘备病死在白帝城,蜀国的军事和经济也遭遇了沉重的打击,蜀后主刘禅基本是个甩手掌柜,军政大事全部交给诸葛亮,这里有一个成语,叫“事无巨细”,事情不分大小,什么都要管,所以,诸葛亮得不得劳心劳力,加班到崩溃。
75、中年得子,舐犊情深。但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仅仅过了8年,54岁的诸葛亮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前,这位满腹家国情怀的蜀汉丞相,把对自己8岁爱子的殷殷教诲和泣血瞩望,凝结进这篇《诫子书》:
76、诸葛亮的家风传承,主要体现在他留给后世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两封家书里。
77、(解释)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78、——早在2002年履新浙江省委书记时,他就曾饱含真情地说:“组织上给你这么重要的工作,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做好这个工作,但是我们确实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又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9、刘备死后第三年,云南地区发生了叛乱,诸葛亮安排好后方的管理,便带上大军,匆匆赶赴云南的崇山峻岭和热带雨林中。在蛇虫鼠蚁泛滥,瘴气毒泉遍布的恶劣条件之下,诸葛亮平定了叛乱,顺利班师,此时,魏国皇帝曹丕病逝,一心想光复汉室的诸葛亮,写下了千古名篇《出师表》。
80、据正史记载,诸葛亮一生戎马倥偬,46岁时终于有了独子诸葛瞻。
81、 苏绰对相关工作很快就如鱼得水,同僚遇到疑难和棘手问题,“皆询于绰而后定”,“台中咸称其能”。他超强的工作能力很快也折服了高层。仆射周惠达是宇文泰身边的重臣,一次宇文泰与他商议国事,问到关键处,他竟回答不出来,说请稍等一会,我外出找人商量一下。于是“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然后周惠达又进来报告,文帝听后甚为满意,问:“谁与卿为此议者?”周说我找的是苏绰,又赞扬他有“王佐之才”。宇文泰说:“我亦闻之久矣。”很快,苏绰被任命为著作郎。
8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从皇帝到大臣,诸葛亮精心在蜀汉上层创造了一个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围,蜀国官员总体上廉洁从政,不慕奢华,造就了三国时期整整一个廉政时代。
83、(解释)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84、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85、(解释)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86、事迹简介:焦裕禄为兰考人民治涝治沙,他身患肝癌。踏遍了兰考的山山水水绘制了兰考的治理规划图最后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留下遗嘱:把我埋在沙丘上,我活者没有治理好兰考,死了我也要看兰考的变化。
- 上一篇:精选古代关于友谊的故事(53句文案)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