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语录网

经典语录

精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800字(81句文案)

时间:2023-09-07 10:45:22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800字

1、谁无感情投入,谁就无权干涉对方的生活和自由。

2、——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3、以至在这个没有美和真爱的人间,最后只能在一条狗的身上找到人间的牧歌、找到真爱。正如萨比娜所说:“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既使在这种情况下,特蕾莎还在怀着内疚的心情检讨自己是否对托马斯太苛刻?这就是她人生的境界。始终恪守人生的戒尺!这也是她这个“被背弃的世界”的美之所在。虽然特蕾莎也有过一次对托马斯的越轨报复行为,但“与工程师的小插曲是否让她已经明白,风流韵事与爱情毫不相干?是否明白风流之轻松,了无重负?如今她是不是比较心静了?根本不是。”于是她立即又回到了她的严肃人生的道德的轨道上。与之相反,托马斯、弗兰茨、萨比娜则是生命之轻的一类人物。

4、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

5、师(笑):那一刻,我长舒了一口气,感觉生活格外美好。不过前天晚上,凌晨三点钟去中医附一看急诊,当医生把我推进CT机做脑部检查时,我有一种奇特的感受,出来后,我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段话:当医生把我推进CT机时,突然感觉与推进火化炉一致,只不过一个是活的,一个是死的。这段时间我几次想到了死亡,我想,如果我现在就走了,会有很多的不甘。今天把我这段时间的亲身经历分享给大家,也想请大家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在你的生活中发生了不可预料的意外,你会怎么面对?

6、对父母长辈,我们要敬爱尊重,但是需要商议甚至反驳的时候,也无需避讳。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局限,每一代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视野都不尽相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800字)。

7、最后的结局是特蕾莎与托马斯一齐死去,我坚信这是种安慰。而文中提到“卡列宁曾产下两只羊角面包和抑制蜜蜂”而觉得羊角面包是托马斯和特蕾莎,蜜蜂或许是他们最后平静长久的感情。

8、弗兰茨生活在瑞士富裕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对萨比娜惨痛悲剧的祖国有一种思乡般的向往,他甚至潜意识中将萨比娜看作一位经受苦难的女神,对她有着“难以解释和不可理解”的“超凡之爱”。萨比娜的野性和自由极大地冲击了弗兰茨信守的伦理观和生活轨迹,给了他开始新生活的契机,萨比娜离开后弗兰茨发现她在不在其实对他并不重要,她留下的印痕,还有新生的自由才是重要的。在以后的日子里,弗兰茨对她的崇拜也未改变分毫。

9、每年于固定的某段时间内,有巨大的哀伤反应,例如:生日,结婚或逝世周年等纪念日。

10、也许在大多数父母看来,合适的婚姻,稳定的工作,平凡的人生,这就是最好的。

11、文化就在大批的制造,言语的泛滥,数量的失控中逐渐消亡。

12、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

13、昆德拉极其聪明地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14、安知抗击媚俗的决心和勇气不是另一种更大的媚俗?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么可能避免媚俗呢?

15、小说中有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数字“六”对于特丽莎的意义,旧礼帽对于萨宾娜的意义,贝多芬的音乐对于托马斯的意义,……与其说他们的“存在”影响并引导了人物,不如说他们本身是人物精神上的一个组成部分。贝多芬四重奏里的“非如此不可”的主题,正象征着生命之重,所谓的重是一种必然,人必得走完所有的路程,才能恍悟为什么“重”才是我们生命中真正合情合理的东西。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相对的是”能够承受的生命之重”。和托马斯更多地感受到“重”不同,萨宾娜的人生是轻盈的,她背叛一切“非如此不可”的事物——她的父亲、丈夫、爱情、祖国,大量降临于她的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但她却突然发现:四周空空如也。 

16、另一类,则是想占有客观女性世界里无穷的种种姿色,他们被这种欲念所诱惑。

17、试想一个社会,大家都自以为是,都充满了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同。在各种门户网站和社交网络,他们会通过喜欢的明星、各自的星座、低音质歌曲、带有褒扬或谩骂的言论、流行词汇,加以区分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事实上只能看到一群人喊着卧槽情怀接地气,神马浮云很给力,最终结果还是个体性的丧失,是一场噩梦。媚俗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将人强行拖入集体性之中,消除了人作为个体的独立性与尊严。

18、一旦有旁人见证我们的行为。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都得适应旁观我们的目光,我们所做的一切便无一是真了。

19、今日推荐的经典书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描述的背景是1968年苏俄入侵捷克时期,当时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的风潮。

20、那我们该如何来自我诊断,区辩较不健康的哀伤反应,而求其治疗,拉萨(Lazare,1979)曾提出几个线索,可供其参考:

21、生:我觉得我会继续坚强的面对生活,因为我想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们一定不希望我是在痛苦和阴影中活下去的。

22、而我花了整整一个月才意识到这个“轻”是虚无。

23、2000字长文,阅读需要8分钟,文末有干货

24、你所在意的总是那个你最无法掌握、最摸不透的人,无论男人女人。

25、而从压力源的严重度来看,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对不同种族的人来说,都是极严重的打击。尤其自从国内的大园空难、林肯大郡事件到921大地震,以至于美国的911恐怖攻击行动,造成无数的天人永隔,突显出当个人承受这么大的伤恸时,所产生的生理-心理-社会问题,是相当值得重视的。

26、“爱情”是这部小说的关键词之一。人物都思考并寻求爱情,但他们与所爱之人的爱情往往有种种同床异梦的误读,即使是彼此渴望的也在有意无意中相互疏离。理想的状态似乎只在理想之中。当特丽莎终于看清楚托马斯的爱,他们却即将走向人生的尽头。这也许是悲剧,但是在活着的时候还有机会达成深深的体谅,难道不也是值得庆幸的吗?  

27、你觉得自己无法完全拥有,患得患失,这样的感情既让人焦虑,又让你乐此不疲,止不住的想要得到全部。

28、但可惜的是,弗兰茨所看重的历史,并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东西。他认为伟大悲剧的布拉格之春就是一场帝国主义侵略,柬埔寨之行完全是一场没来由的闹剧,他本人也因此丧命。爱情当然是美好的,但特蕾莎赋予了爱情超过其本身价值的意义,甚至想过把身体打发走,只让灵魂与托马斯在一起,这无疑是让爱成为自己的负担,让自己成为托马斯的负担,这太重了。夜中不停的噩梦,从安定的苏黎世不辞而别返回布拉格,都是生命之重给特蕾莎留下的烙痕。不妨说,人为地赋予事情超过本质的意义就是加重生活。

29、答案是没有。 萨比娜形容托马斯,我之所以喜欢你是因为你毫不媚俗。托马斯对待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他不受任一种主流观念或思想的束缚,不停与情人们性爱,也只是为了发现每人身上百万分之一的独特性。人与黑猩猩之间,DNA的相似程度是96%,人和人之间则更为相近,哪怕爱因斯坦和希特勒,两人之间也只有百万分之一的不同。而媚俗则是要把这最后的百分之一也扼杀掉,这是托马斯不能接受的。

30、   谢谢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给老师上了精彩的一课!

31、托马斯他惶恐于婚姻,惶恐于那个“不慎之夜”的产物—他的儿子,惶恐于自己务必扮演父亲、丈夫、儿子的主角。于是他一并摆脱,成为一个没有伦理束缚的地位较高的成年男性,他随心所欲的享受着自己的“性友谊”。他热爱自己的工作,享受手术刀划过皮肤的快感,就如同他热衷与各种女生上床。揭示她们最隐秘的地方来满足自己无限探索的好奇心。

32、特丽莎拥有一个索取型的母亲,母亲一直认为是因为特丽莎而失去一切(而不是自己的无知或者什么)。过去的一切无法改变,所以作为女儿的特丽莎便拥有了无法弥补改变的.原罪(负罪感),她做一切事情来讨得母亲的欢心,迎合她母亲“看不见灵魂”“肉体集中营”的世界。但是人毕竟是有灵魂的,一直追求上进的特丽莎遇到了自己的爱人托马斯,这句话印象深刻“托马斯的声音把她那怯懦的灵魂从她的身体深处呼唤了出来”。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无法逆转的,特丽莎逃离了母亲的世界,但是一直在梦中充满恐惧。

33、男生与女生的共同幻灭,在于当下社会的毫无归属,如想归属务必媚俗。有人自觉地抵抗着媚俗,而有人不自觉地向世界媚俗。前者厌恶后者但自己也有媚俗之处,后者则是单纯得迷恋前者,比如说萨比娜与弗兰茨。

34、本书的第一章第二节里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四个主人公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这一问题,他们是或轻或重的选择者。

35、但是特蕾莎不一样,托马斯爱上了她,就因为六次的巧妙的机遇,他爱上了这个纯真的女人。他留她过了夜,并且和她生活了一辈子。特蕾莎对托马斯的爱情是理想主义者的。她做爱时,“在她体内的喊叫,是为了表达她那幼稚的理想主义者的爱情,要消除一切的矛盾,消除肉体和灵魂的两重性,甚或消除时间。”

36、《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徘徊在轻重之间的迷茫

37、天下父母千千万,他们虽然各有不同,但大多都对子女晚辈说过同样的话:

38、游子思乡,因为年少时没有觉得家乡好,想要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而苍颜华发之时,又想着家乡的好,于是天涯人断肠。当然,并不是说敢于出去闯不好,其中没有褒贬之意,闯——华发——断肠,这似是一种生命常态,这种不能承受之轻每个人必须要承受,无时不在承受。

39、“为了不出错我要问一句。这是您自己的意愿吗?”这是男人的问题。 “是的。当然是,这是我自己的意愿。”这是特蕾莎第一次的回答。 “不!这不是我的意愿。”这是特蕾莎即将被枪击中之时,改口反悔的回答。我们前面说过,这一段情节描写具有明显的性暗示,特蕾莎也曾想在被陌生人侵犯之前说出同样的话:“不!这不是我的意愿。”山上的一切景物,包括行刑者都有共同的一个特点:温柔。而第四章第十九节中,特蕾莎出轨后独自呆着,这时她渴望“他用一种温柔而认真的声音跟她说话”,她就会紧紧抱住他,她会陷入爱情。显然,用梦境来解释彼得山前后的这一部分情节合适得多:梦境中的行刑者是性侵犯者,他被特蕾莎关于温柔的渴望给美化了。我们将两人的对话稍加改动,结论就跃然而出。

40、可顺却与此大为不同,它是纵容,是愚昧,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它不是德行,它是自我牺牲下的一副枷锁。

41、还有两位主角,萨宾娜和弗兰茨。萨宾娜的宣言是:“我的敌人是媚俗”。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是托马斯最好的情人,是弗兰茨崇拜的但又是与他貌合神离的情妇。萨宾娜是个轻极了的角色,她放荡不羁,特立独行。她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地背叛。喜欢背叛又习惯背叛,她背叛父亲,背叛弗兰茨,在萨宾娜看来“背叛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萨宾娜看不出什么比进入未知状态更奇妙诱人的了”。但是,在一切背叛之后呢?她背叛的目的是什么呢?“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萨宾娜感到四周空空如也,这种虚空就是她一切背叛的目标吗?”“萨宾娜对于隐藏在自己背叛欲念后的目的无所察觉,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轻——不就是目的所在吗?背叛的最后结果就是在铺满灼热炭火的圆周轨道上奔跑。而作为大学教授的弗兰茨每天过着由授课研究组成的枯燥无味的生活,他羡慕着萨宾娜,一心认为他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在他临死之际,他终于找到了他所要追求的,那就是和她的学生情妇在一起。

42、男生使女生幻灭,也最终导致自身的幻灭。托马斯搬到乡下,停止做爱;而弗兰茨在临死之际最后意识到自己应当守护女大学生,尽管他可笑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再也无法保护任何女生。

43、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

44、但是特蕾莎和托马斯结婚后,她才痛苦地发现,托马斯根本无法做到灵与肉的统一。托马斯必须保持着和外面女人的做爱关系,才能变得快乐,否则他就像蔫了的草。而特蕾莎则是全心全意地爱着托马斯,她无法容忍托马斯的出轨。

45、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提出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称为用心的(光明;优雅,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极的。轻为用心,重为消极。昆德拉却认为这种二分法很幼稚,认为“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户外自由而毫无好处。”然后他追问“那么我们将选取什么呢?沉重还是简单?”

46、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认为“性”是一切欲望的根源。诚然,你对任何事物的追求都能够说是在体验着高潮的快感。而这种快感只是大脑里的一种化学物质,它构成、消失,留给你的不是退潮后的温柔沙滩,而是你的满心失望。

47、另外就是我的爷爷,不久前他因舌头严重溃疡而住进了医院,医生说有癌症风险,要做切片检查。在等待结果的那几天,我再次感受到了到了巨大的痛苦,每天晚上睡不着觉。直到被告知为良性肿瘤,我才舒了口气。这一经历再次让我坚定,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身边的这些亲人,因为说不定哪一天在我不知道的时候,他们突然就离开我,这种感情比自己遭遇什么还要痛苦。(抽泣)

48、比如,轻与重,比如,灵与肉,它带领着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49、伟大的进军指的是当代历史。本书设定在1958年苏俄入侵捷克的历史背景下,昆德拉在谴责侵略者的同时,对历史进行了怀疑主义的思考。他认为伟大进军丧失了意义,已经走到尽头。

50、关于生死,这段时间思考了很多,突然也想跟孩子们聊聊这个话题。原本只想聊个几分钟即可,没想到话夹子打开,“关于生命”这个话题,七年级孩子的感悟竟是如此深刻。我不想放弃这一资源,因此,我放弃了原本的授课安排,没有任何准备,用自己的生命给孩子们上了这节《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生命教育课,抑或是表达能力训练课或是作文指导课吧。

51、托马斯是一个生命之轻人物。他是一名医生,有着深厚的知识储备,在性道德上极度开放,广为结交各色性伴侣。托马斯的轻是不限于世俗道德和传统价值观,他放弃了抚养儿子的权利,在与情人的交欢中追寻每个人身上百万分之一的独特性。但他并不是轻浮人士,他有着自身坚守的道德观,绝不收回自己的“反动”文章向苏共当局妥协,而在特蕾莎身边也算是一位负责的丈夫。托马斯对特蕾莎的爱是无可置疑的。

52、——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53、一切谎言的根源来自私人生活领域与社会生活的分界。

54、时隔三四年后,又重读这本书,远没有当初的震撼,反而能退一步审视它。

55、生:听了张议文的诉说,我也想到一个相似的经历。我的外公没能处理好和我妈妈之间的父女关系,导致了我与外公也不是特别亲密,但不管我们怎么冷淡,外公总是会把他亲手种的菜送到我们家来。前一段时间,外公感觉身体不适,原本很高,日益消瘦,就显得更加单薄了。医生说外公得了肺气肿,需要做手术,胸部开了两道口子。几天后因为病情严重转院,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充满了矛盾——虽然我跟外公不太亲密,但我又能感受到外公对我的关心,毕竟他是我的外公,是陪我走过了一段岁月的人,所以面对亲人的不幸,我很难过,非常想尽全力拯救他,因为如果某天他离开了我们,我应该会珍惜这段有他陪伴的时光。

56、本书所描述的背景是1968年苏俄入侵捷克时期,当时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的风潮。书中剖示隐密的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其内在意义是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着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会变得比羽毛还要轻,似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人生是要有一种信念的,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这样看来,人生也是一种媚俗。

57、轻是认识到生命无意义之后,对世俗生活采取的一种超然态度。这里说的世俗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对,事实上轻的代表人物托马斯与萨比娜对精神生活很是重视,尤其托马斯,对自己的内心严苛而诚实。轻的态度使托马斯与两百个情人做爱,却知道自己不会对她们产生爱情,因为性爱不代表任何意义;轻的态度使托马斯漠视历史,既讨厌俄军也不欣赏反对派;轻的态度使萨比娜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一次次背叛,根本不在乎自己将去往何种境地。是的,不在乎,书的最后托马斯没了工作,没了朋友、情人,却和特蕾莎幸福如初,甚至胜过当初,真是温馨的生命之轻。

58、莫言说,我只看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为了告别的聚会》,很喜欢。跟拉美、美国作家不太一样,昆德拉生活在奉行极左体制的国家。他的小说是政治讽刺小说,充满了对极左体制的嘲讽。小说中的讽刺有一点儿像黑色幽默,又不完全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味道。而且,这种对极左制度的嘲讽能引发中国人的“文革”记忆,人们很容易对那些描写心领神会,很值得一读。

59、谈到逝者即可感到无可抑制的强烈及鲜明的悲伤。

60、有人说,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孝字当先,违背父母不就是大逆不道吗?

61、但也有意外,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萨比娜和特蕾莎就是他的意外。萨比娜和托马斯一样是轻的,你可以把她看作另一个托马斯,准确的说是另一个平行世界里的女托马斯。

62、    今天小园子为大家推荐一部经典的爱情电影,改编自捷克传奇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同名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文译名《布拉格之恋》。

63、生:有这样一句话,死人已经死了,但活着的人还得继续活下去。

64、在多数丧亲或失去挚爱的友人的现象中,我们常压抑伤恸的情绪,一时间难以面对死亡的事实,以致常容易让自己相信所爱的人不过是出外旅行或例行性上班;但当面对一人孤寂,冷清自娱时,冷酷的事实,常浮现心头,顿时陷入沉寂的心痛,特别是许多不预期的死亡或意外发生时。当美国911恐怖事件发生,尤其当主谋者尚未受其法律的制裁时,悲伤更是无止尽,使哀伤的过程迟迟无法完成。

65、生:如果发生这种事情心里肯定会非常复杂,就像璩老师说的,爱我的那个人突然遇到了不幸,这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但是还是得咽下这种痛苦继续面对新的生活。

66、是的,我们知道,黑暗终究会过去,黎明即将到来;我们也知道,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但是,当下的痛苦是这样的令人窒息,现实的重负压得人只能在地上匍匐爬行,很多人往往等不到黎明,等不到春天,就永远沉寂在黑夜与冬季了!

67、婚后的日子,起初风平浪静。她顺利地生下一个可爱的孩子,过着在她妈妈眼里甚是满意的相夫教子的生活。

68、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步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Donoteverthinkaboutthatwecanescape,oureveryeachstepdeterminethefinaloutcome,ourfootstepsaremovingtowardstheendofownchosentarget.

69、

70、渴望透过做爱,性高潮这一绝对快感,与别人建立联系,彼此合二为找到归属。但托马斯却是这一渴望的对立面。

71、托马斯和特蕾莎都如此深爱卡列宁,他们有更多的理由,还有时间去深爱对方。

72、    电影中因为篇幅的设置,减去了许多原著中的情节。对于情爱戏的表现有几处也显得流于表面,略微局促。

73、萨比娜把媚俗视作她一生的敌人,她的各种行为都充满了挑战意味。但她心中唯一曾有的媚俗想法,是像大多数人那样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除此之外,这是一个不能用常理推断的女人。

74、 今天有所感,就随手写了这几句话送给一个朋友。 "离殇"一词,不是简单的离别,更与小儿女之间的感情纠葛无关。我想表达的是,一种对人生苦旅中挚爱的事物、却不可挽回地眼睁睁看着他们流失的那种无奈和悲痛。可是,即便如此,又能如何?我心光明和坚定,绝不害怕所有的挫折、苦痛和失去。我也明白,人生本就是虚空,很多东西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不能因为没有意义就苟活,什么都不做。必须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来点亮短暂的尘世之旅。

75、这真是镌刻在每个人成长路上的真理名言,一直伴随着我们读书、工作、结婚、生子、买房甚至是一生。

76、“但是沉重是真的悲惨,而轻松就真的快乐吗?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坍塌了,但是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命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重,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真切和实在”。反之生命之轻呢,如果抛开了所有的欲望和责任,人将变得比大气还轻,轻到了天国之上,离开了真实的生活,看似是到了天堂,其实也同时进了地狱。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一样,无法承受。

77、特蕾莎认识到了,她和卡列宁之间的爱比她和托马斯之间的爱更美好。这种互不要求、不存疑问、相互接受的爱,是本质的爱,简直如同牧歌一样。而通过卡列宁特蕾莎意识到,自己以前对托马斯的做法,似乎也有不当。托马斯老了,变得弱小,他们站在了相同的高度上,得以重新审视两人的爱情。

78、既然我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会面对压力,若是能先做好因应压力的准备,就像是打了预防针一样,可以增加你对压力的抵抗力,让你可以尽快的调适好,恢复平稳的生活。一般来说,一个能够对压力有良好因应能力的人,通常会有以下的特质:

79、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80、但这不代表身为子女的我们,就应该绝对的服从;也不代表父母,可以要求子女必须顺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