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语录网

经典语录

精选成语典故及解释(62句文案)

时间:2023-12-28 09:16:27

成语典故及解释

1、(解释):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2、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成语典故及解释)。

3、例如,喜欢玩箭的人,他的射击技术很高明,他拔出箭,并不需要花时间瞄准,就可以在射程的距离内准确的命中目标,这样,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的射击术“百发百中”。

4、  (释义)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

5、(出自):《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6、宋朝时候,有个名叫孙山的读书人,他与同乡的儿子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考取了最后一名。看完榜后,他马上高兴地回家去了,同乡问他:“我儿子考中了吗?”他幽默地回答;“您儿子的名字排在孙山后面呢!”

7、(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8、从前有一个财主,他看见别人的三层楼房,心里十分羡慕,决定也造一座。他要求找来的工匠只造第三层楼,第一层、第二层统统不要。工匠们听了哭笑不得,说:“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事,没有第一层和第二层,怎么能盖起第三层呢?”

9、(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10、(提示)形容包围严密。也比喻对敌人、罪犯等人严密防范。

11、(解释):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12、(出自):《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3、所住宅第,黄金雕花的阁门,屋顶琉璃黄瓦,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真仿佛仙子所居。厅堂之上,各种精致的酒樽应有尽有。他们可以彻夜狂欢,酒酣耳热之时,还有美丽的女乐工奏乐助兴。在后花园的池塘之内,三十六对鸳鸯调情戏水,好不尽兴。

14、  曹髦回到后宫,痛哭一天,终于下定决心要铲除司马昭。他召来王经、王沈、王业三位大臣合谋。王经劝告他,以鲁昭公讨伐季孙氏不成反被流亡的史事为鉴。可是,曹髦表示,宁死也不能让司马昭猖獗了。

15、(出自):《论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17、来源|诗词世界(ID:),转自中国教育报(ID:zhongguojiaoyubao),转自人教教材培训。(成语典故及解释)。

18、(解释):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19、(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20、战国时,秦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赵王的宝玉“和氏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秦国。秦王看到玉后,只字不提城池的事。蔺相如捧着玉说:“大王如不用城池来换,我就和玉一起撞个粉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带着完好的和氏璧回到赵国。

21、(典故)初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晋书·陆机传》

22、(出自):《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23、(出自):《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24、(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25、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26、(出自):《论语·乡d》:“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27、(解释):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28、(期中考)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重点归纳汇总

29、不久,陈果为隋所灭。德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就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30、又譬如说某人对事物的发展,因为观察很仔细,并且了解它的规律,推断很正确,我们这个时候,也可以说他是“百发百中”。成语典故篇5朝三暮四

31、(解释)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及释义篇二:唯命是从的故事春秋时期,南方的楚国逐步强盛起来,到楚庄王在位时,就开始图谋中原,取代周王朝的统治。有一次,楚庄王率军到达周朝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郊外,在此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向周天子炫耀楚国的武力,并向周朝大夫王孙满询问九鼎的轻重,遭到了王孙满一顿奚落。九鼎是传国宝器,代表着中央政权的权威。楚庄王问鼎,表示想要以楚代周。

32、(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3、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一片混沌,像一只大鸡蛋。而人类的祖先盘古,顶破了“蛋壳”。其中轻而清的物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下沉,变成了地。盘古头顶天,脚撑地,天升高一丈,地加厚一丈,盘古也高一丈,用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任务。

34、第二天上午,镜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沸沸扬扬的人们交头接耳,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不一会,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了镜面王的高座前,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镜面王向盲人们问道:“你们都摸到大象了吗?”盲人们齐声回答说:“我摸到大象了!”镜面王又说:“你们每个人都讲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样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来说:“禀告圣明的国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圆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大王,大象应该像一把扫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大王,大象确实像大鼓。”随后,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说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犹如簸箕。最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圣明的大王,大象实在像一根粗绳索。”一群盲人分成了几伙,吵吵嚷嚷,争论不休,都说自己正确而别人说的不对。他们又纷纷到镜面王前争辩说:“大王!大象的模样确实像我说的那样!”这时,在场的臣民见此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35、西晋时,一个叫乐广的人请一位朋友来家里喝酒,朋友看见酒杯里有条蛇在游动,回家就病了。乐广知道后,又把这人请来,让他坐在原来的位置,告诉他那条蛇是挂在墙上的一张弓的倒影。朋友如释重负,病也很快好了。

36、(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7、(提示)比喻所做的事情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38、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39、(解释):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40、(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41、从前有一个财主,他看见别人的三层楼房,心里十分羡慕,决定也造一座。他要求找来的工匠只造第三层楼,第一层、第二层统统不要。工匠们听了哭笑不得,说:“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事,没有第一层和第二层,怎么能盖起第三层呢?”

42、(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43、(出自):《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44、(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45、(解释):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46、(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47、春秋时候,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士兵要去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够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地奖赏他。」可惜没有一个人想到好办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个年轻的打渔郎跑来找郑定公说:「我有办法让伍子胥不来攻打郑国。」郑定公一听,马上问打渔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车子?」打渔郎摇摇头说:「我不用士兵和车子,也不用带食物,我只要用我这根划船的桨,就可以叫好几万的吴国士兵回去吴国。」是什么样的船桨那么厉害呀?打渔郎把船桨夹在胳肢窝下面,跑去吴国的兵营找伍子胥。

48、(出自):《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49、期刊:2018年第234期(总第315期)

50、(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1、(出自):《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52、(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53、(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54、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55、(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56、(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57、(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58、三国时,有个叫崔林的人,年轻时既没成就又无名望,被亲朋好友看不起,只有堂兄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就,崔林以后一定能成大器的。”后来,崔林果然在魏文帝曹丕当政时做了大官。

59、(出自):《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60、(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61、(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