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语录网

经典语录

精选普罗泰戈拉名言(70句文案)

时间:2024-01-30 12:43:16

普罗泰戈拉名言

1、有的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得生命的价值。——海伦?凯勒

2、更不用说文本的歧义,语境的丢失。一个常用的比喻是,阅读如同与人交谈,读一本好书,如同与智者对话;我也用过这个比喻,现在想来,其实不是的。阅读,更像是听一堂随时可以离开但不能插嘴的课。一位高明的教师,能当问题在学生心中发起时便已提供回答,但不要忘了,教师在我们心中诱导出问题。当然,这是阅读或上课最大的好处,也是我们的目标。然而,缺少自己的叙述,哪怕是暂时的,都使阅读与对话本质上不同。

3、Parlerestunbesoin, écouterestunart.

4、苏格拉底:那么,风就是这样对我们每个人“呈现”的吗?

5、源自:春秋战国时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典故。中国人对三似乎有一种情节,“事不过三”是用来警告人不要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三衰而竭”更是有两国交战的历史典故撑腰。

6、过去,裁缝给客人做衣服,第一件事就是量一量顾客的身高、三围尺寸等,然后再裁剪布料,这叫“量体裁衣”。写公文也要量“体”裁衣,只是这里的“体”,是文体的“体”。

7、毛泽东在《反对d八股》一文中说:“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其实就是“用户思维”的体现。

8、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普罗泰戈拉

9、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10、乔治·贝克莱,出生于爱尔兰基尔肯尼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十八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近代经验主义的重要代表之开创了主观唯心主义。

11、2021广外高翻考研群:599016155

12、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康德

13、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在白居易看来,不管文章或是诗歌,都不能脱离实际情况。

14、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 ——黑格尔 

15、不管是作为“法定作者”还是“消费者”,领导都是文稿的主导者、起决定性作用,有权对稿子提出要求,并进行审核,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所以,领导通常会提前提出写作要求,进行必要的修改把关,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思维习惯、兴趣爱好和主观意图融入其中,符合自己的“胃口”。

16、他认为“好”或者“善”是存在于事物之中的一种“神力”,这是万物所追求的目的。在自然界特别是有机界中存在的和谐、均衡、完美等等自然现象,都是由于事物追求好的或善的目的而形成的。

17、他沉默地活着,等待着美好的时光。——帕·聚斯金德

18、苏格拉底:那么,“呈现”与“感觉”在热和冷这个事例中,以及一些类似的例子中,是一回事。对每个感觉到它们的人来说,它们就是存在的。

19、2021翻译硕士复试交流群:954638356

20、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毕达哥拉斯 

21、人有自由意志,成人成兽全靠自己。——卢克莱修

22、观点:世间所存在的只有那些我们感受到的事情。但我们并未感受到”物质“或”质料“。

23、SiDieun’existaitpas,ilfaudraitl’inventer.

24、作为瞬间,它当然是短暂的……然而,它却是决定性的,是充满永恒的。 ——克尔凯郭尔 

25、名言是绝大多数人思想的摇篮,又是很多人迈动双脚的动力。

26、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 ——谢林 

27、照耀人的惟一的灯是理性,引导生命于迷途的惟一手杖是良心。——海涅

28、渺小的精神太易受到琐事的牵制,伟大的精神看到这一切琐事却不为其所累。——拉罗什富科

29、谁在自由中寻求自由本身以外的其他东西,谁就只配受奴役。——托克维尔

30、我相信进步。同时我又十分相信,人类具有决定幸福的能力。——海涅

31、你压制什么,它就会变得更强,你抗拒什么,它就会继续存在。——埃克哈特·托利

32、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保罗

33、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维特根斯坦 

34、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赫拉克利特

35、这里没有“常胜将军”,没有“永远的神”,没有“一劳永逸”的功夫,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写法,没有谁能“一招鲜吃遍天”。

36、把精神说清楚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维特根斯坦 

37、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 ——奥古斯丁 

38、2021外交学院MTI真题回忆+翻译词条答案+2019和2020外交学院MTI真题

39、在艺术里,有所保留就是追究完美。你消失了,永存于一种异样的美。——爱德华·勒维

40、注:回忆真题难免会存在疏漏,欢迎留言补充~

41、另外,“消费者”。即稿子的受众。对公文来说,受众可能是上级,也可能是下级,还可能是不特定的人。

42、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这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流动派”的卓越代表。

43、星星很聪明,它们有理由远远地避开我们人寰;星星挂在天幕上面,像世界之灯,永远安全。——海涅

44、出自:〔英国〕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45、“存在就是就是被感知”“对象和感觉就是一种东西”等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这种观点颠倒了主客关系,把作为感觉和思维的源泉“客观事物”说成是感觉和思维的派生物。

46、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毕达哥拉斯

47、个体的隔离,不使共同经验为不可能,只使我们越发依赖于它。庄周说,真正“知道”的人是不说话的,而他不但说话,还不辞辛苦地写许多文章,当道理不容易讲清时,还要“寓言十九”,借助于普通人的日常经验。

48、介绍: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或480年~前420或410年)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普罗泰戈拉是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49、2022MTI/MA保研群:992407046

50、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尼采

51、现在写公文,尤其不能脱离实际情况,尤其不能忽略事情本身的变化“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因为事情是公文的客体,每篇都为解决事情而作,事是文章诞生的缘起,又是承载文章的基础。写文件、作报告、发表文章,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52、第一个判断就是,幸福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亚里士多德把有生命的东西分为三类:植物、动物和人。植物所特有的活动就是营养和发育;动物所特有的活动就是感觉和运动。那么人呢?《礼记》中有句话:“饮食男女,人治大于存焉。”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种欲望和本性都是动物性的活动,并非人的特征。人之所以高于前两者,是因为人类灵魂中特有的逻各斯,也就是理性的活动和实践。换句话说,人要实现自己的目的,不是听凭一种自然的本能就可大功告成,而是要依靠理性能力,使自己具备“实践智慧”,在每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都能明辨是非。

53、10个名词解释(10个,每个6分,共60分)

54、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荷尔德林 

55、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有名言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听起来美好。但他的意思是个体是万物的尺度,不同个体的主观感受没有高下之分。你认为大地是球体,我认为形如茶几,在认知上都是平等的,没有一种道理可以让一个人说服另一个人。庄子思想的某一方面与此相似。《庄子》里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自其异者视之,《齐物论》里有大段的讨论,如何确定自己的知识合理有效,更进一步,如何确认自己作为感知、观察的主体身份,对庄子来说,是个困扰的问题。

56、知识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权力。 ——孔德 

57、人生有压力不一定是坏事,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很多功成名就是逼出来的。——方海权

58、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的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海涅

59、2021复试课程报名(视译+复述交传+翻译)+复试建议+复试经验贴汇总

60、发挥人的最大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才活力。罗伯特·塔克指出:“强迫手段能够带来的只是按命令的被动的服从而已,只有当人们被真正地说服了,认识到政策的正确性,他们才会主动地、全力以赴地支持。”被动的服从所带来的结果只能是低效,甚至无效、负效。只有“主动地支持”,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获得高效益。所以,我们要激发人的激情,激励和鼓舞每个人努力高效地工作。

61、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莱布尼茨 

62、从理论上讲,受众对文稿有逆向塑造作用,因为一篇稿子好不好,往往不是不是写的人说了算,而是看的人说了算。因此写作的逻辑,通常不是“表达逻辑”,而是“倾听逻辑”。因此,聪明的写作者往往都是“用户思维”的人,他们善于倾听受众呼声,想受众之所想。

63、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64、幸福就是肉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 ——亦壁鸠鲁; 

65、我们通常认为普罗泰戈拉在这里宣扬一个赤裸裸的唯心主义命题:人决定着万物的存在或不存在。

66、有时我也在想,写公文的人,就像打靶的人,摆在前面的,通常不是稳妥的“固定靶”,而是变动不居的“移动靶”,你只有多因制宜、通权达变,不断调整“姿势”,才有中靶的机会。

67、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叔本华

68、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卡尔.波普尔 

69、问题是,到了某座山后,如何才能“唱”出“好声音”来呢?